
【醫】 sodium penicillin G
【化】 penicillin G
【醫】 benzylpenicillin; penicillin G
natrium; sodium
【醫】 Na; natrium; natrum; sodii; sodio-; sodium
青黴素G鈉(Penicillin G Sodium)是青黴素家族中最經典且應用最廣的天然抗生素之一,其核心成分為苄青黴素(Benzylpenicillin)的鈉鹽形式。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及專業背景進行說明:
青黴素G鈉指由青黴菌(Penicillium)發酵提取後經結晶純化得到的鈉鹽化合物。其化學名稱為(2S,5R,6R)-3,3-二甲基-7-氧代-6-(2-苯乙酰氨基)-4-硫雜-1-氮雜雙環[3.2.0]庚烷-2-甲酸鈉,分子式為C₁₆H₁₇N₂NaO₄S。該藥物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殺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如鍊球菌、肺炎球菌)及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如腦膜炎球菌)高度敏感。
英文全稱Penicillin G Sodium 包含三層含義:
作為β-内酰胺類抗生素代表,青黴素G鈉需通過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給藥。其特點包括:
來源說明
因專業術語解釋需符合原則,本文核心定義參考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化學藥品卷(2020版)第1328頁,臨床應用标準依據WHO Model Lists of Essential Medicines (2023)。限于詞典類詞條無直接可引用鍊接,建議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NMPA)或WHO官方網站查詢原始文件。
青黴素G鈉(Benzylpenicillin Sodium)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抗生素,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化學結構
分子式為$text{C}{16}text{H}{17}text{N}_2text{NaO}_4text{S}$,分子量356.38。外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但在酸、堿或氧化劑環境中易失效,水溶液在室溫下不穩定。
别名
又稱青黴素鈉、苄青黴素鈉、青黴素G,屬于β-内酰胺類抗生素。
抗菌機制
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對革蘭陽性菌(如鍊球菌、肺炎鍊球菌、不産青黴素酶的葡萄球菌)及部分革蘭陰性菌(如淋球菌、腦膜炎球菌)具有強效殺菌作用。
抗菌譜
主要用于治療以下感染: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4、6、11等權威資料。
保護貿易制彩色形成器潮湧車輪車床吃虧廉賣傳輸距離單元數蒽黃素購買組織骨鲠在喉焊工手持護目鏡假帳抗磨滾針軸承可可酸控制線口唇紋目錄分支排除他人的權利蹒跚學步胚周區奇數信道潤滑油的摻合殺生物的嗜欲術語表司盤酸腐蝕抑制劑坦白的糖酸鈉圖象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