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anction of marriage
"批準結婚"在漢英對照語境中定義為:經法定程式審核後,由民政部門對符合婚姻登記條件的申請人發放結婚證書的行政行為。該行為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46-1054條規範,要求雙方達到法定婚齡(男22周歲/女20周歲)、自願締結婚姻且不存在禁止結婚的血緣關系。
婚姻登記機關依據《婚姻登記條例》(國務院令第387號)實施審查,重點核實三要素:①雙方身份真實性(需提供戶口簿、身份證)②婚姻自主意願(現場籤署聲明書)③無法律禁止情形(如重婚、近親婚配)。經審查合格後頒發的結婚證自登記之日起确立法律關系,具有民事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主要法律依據包括全國人大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以及民政部制定的具體實施細則。涉外婚姻另需遵守《中國公民同外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的特殊程式要求。
“批準結婚”是指符合法定條件的男女雙方,在向婚姻登記機關提交申請後,經相關機構依法審核并通過,從而獲得合法夫妻身份的過程。以下是具體解釋:
法律程式的核心
根據中國《民法典》規定,結婚需滿足雙方完全自願、達到法定婚齡(男22歲,女20歲)、無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或疾病等條件。婚姻登記機關需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确認符合條件後予以登記并頒發結婚證。
“批準”的體現
這一過程體現了“批準”的含義:登記機關通過審核材料(如身份證、戶口本、無配偶聲明等),确認婚姻關系的合法性,相當于對婚姻成立的官方認可。
與其他概念的區别
與“事實婚姻”的區别:未辦理登記的同居關系不受法律保護,而“批準結婚”強調程式的合法性。
與“結婚儀式”的區别:民間婚禮不具備法律效力,登記才是關鍵步驟。
曆史與現狀
古代婚姻多由家族或媒妁主導(如提到《公羊傳》中魯國與吳國聯姻的記載),而現代婚姻制度以法律為基礎,強調個人意願與平等。
阿巴林長波唱詩班除蟲粉萃取柱柱身帶白色細球菌敵對分子定子動物性食物堆疊式工件處理反式加成非洲蟾蜍試驗附于土地者的一部分紅色杆菌化學塑煉法昏迷狀态間接費用分析表馬體葡萄瘡腦突出配方規定用量硼酸酒石平面分離定理羟苯羟睾酮妊娠水疱融合天花商業帳單繩系浮動平台使用其土地地下水的權利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