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requency code
frequency
【計】 F; frequency
【化】 frequency
【醫】 frequency
【經】 frequency
code; yard
【計】 ASA code ASA
【經】 code; yard
在漢英詞典及電子通信領域中,“頻率碼”(Frequency Code)指通過特定頻率或頻率組合來表示信息的一種編碼方式。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頻率的差異或變化承載數據,屬于通信調制技術的關鍵應用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将數字信號轉換為不同頻率的載波信號,通過頻率的切換或組合實現信息傳輸。例如,在頻移鍵控(FSK) 調制中,用高頻代表二進制“1”,低頻代表“0” 。
頻率與數據的映射關系
每個頻率點或頻率段對應一個特定符號(如字母、數字),形成編碼表。例如:
抗幹擾性優勢
頻率碼對幅度噪聲不敏感,適用于電力線通信、無線射頻等易受幹擾場景 。
無線通信系統
軍事與雷達
頻率編碼脈沖(Frequency-Coded Pulse) 用于提高雷達分辨率,區分多個目标 。
編碼類型 | 特點 | 適用場景 |
---|---|---|
頻率碼 | 抗噪聲強,帶寬利用率高 | 無線通信、雷達 |
相位碼 | 抗多徑衰落 | 衛星通信 |
幅度碼 | 實現簡單 | 短距離有線傳輸 |
詳解FSK、OFDM等頻率編碼技術的數學模型(第7章)。
IEEE 802.15.1(藍牙協議)定義跳頻頻率碼的分配規則。
《無線電頻譜管理》涵蓋頻率編碼在頻譜分配中的規範。
注: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鍊接,此處引用來源為權威出版物及标準組織文件。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如IEEE Xplore、ITU官網)獲取原文。
: 樊昌信. 通信原理(第7版). 國防工業出版社.
: IEEE 802.15.1-2005, "Wireless MAC and PHY Specifications for WPANs".
: ITU-R SM Series, "Spectrum Management Framework".
“頻率碼”這一術語在不同領域中有多種解釋,以下是綜合梳理:
頻率編碼(Frequency Encoding)
在機器學習中,頻率編碼是一種标籤編碼方法,将分類标籤映射為其在數據集中出現的頻率。例如,某個類别出現100次,總樣本數為1000,則該類别的頻率編碼值為0.1。這種方法能保留類别分布信息,適用于需要數值化标籤的場景(如回歸或神經網絡模型)。
信號處理中的頻率碼
在通信工程中,頻率碼指用于生成信號載波頻率的數字代碼。例如,在程控多普勒信號源中,通過數字代碼控制信號源的頻率變化(即“跳頻”技術),用于雷達、無線通信等場景。
頻率(Frequency)本身指單位時間内周期性事件(如振動、波動)發生的次數,單位為赫茲(Hz)。例如,聲波頻率在20Hz~20kHz之間為人耳可聽範圍。
“頻率碼”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場景(如雷達跳頻技術),可參考知網百科等專業文獻。
苯胺衍生物比較試塊髌後脂墊钚後元素次級抵押防護塗料紡前染色番茉莉鹼估計財務報表合唱曲颌後壓痛點回轉作用胡蘿蔔素肌發育異常集體所有制聚壬二酸亞丁基酯烤缽冶金法空關系空氣擴散式曝氣裝置空中加油飛機母狗憑單犬吠日記的熔點色淡而味薄的僧衣燒明礬生碘的失靈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