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途徑英文解釋翻譯、糖酵解途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 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EMP)
EMP; glycolytic pathway
相關詞條:
1.hexosediphosphatepathway 2.embdenmeyerhofpathway
分詞翻譯:
糖的英語翻譯:
candy; sugar; sugared; sweets
【化】 saccharide; saccharides; sugar; sugars
【醫】 saccharide; saccharo-; saccharum; sucre; sugar
【經】 Csce; sugar
酵解的英語翻譯:
【醫】 zymohydrolysis
途徑的英語翻譯:
ave; avenue; channel; pass; road; route; track; way
【化】 path
【經】 channel
專業解析
糖酵解途徑(Glycolysis Pathway)是細胞中将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并産生能量的核心代謝過程,其漢英對照及詳細解釋如下:
一、術語定義
- 中文:糖酵解途徑
- 英文:Glycolysis Pathway
- 定義:在細胞質中,1分子葡萄糖(Glucose)經10步酶促反應分解為2分子丙酮酸(Pyruvate),淨生成2分子ATP和2分子NADH的過程。該途徑無需氧氣參與,是生物體最古老的能量獲取方式。
二、反應步驟詳解
-
磷酸化階段(投入能量)
- 葡萄糖 → 葡萄糖-6-磷酸(己糖激酶催化)
- 葡萄糖-6-磷酸 → 果糖-6-磷酸(磷酸葡萄糖異構酶)
- 果糖-6-磷酸 → 果糖-1,6-二磷酸(磷酸果糖激酶,關鍵限速步驟)。
-
裂解階段(六碳糖分解為三碳糖)
- 果糖-1,6-二磷酸 → 甘油醛-3-磷酸(G3P)和二羟丙酮磷酸(DHAP)
- DHAP異構化為G3P(兩條反應路徑彙合)。
-
産能階段(生成ATP和NADH)
- G3P →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NADH)
- 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酸(生成ATP)
- 3-磷酸甘油酸 → 2-磷酸甘油酸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 PEP → 丙酮酸(丙酮酸激酶催化,生成ATP)。
三、能量計算與生物學意義
四、權威參考文獻
- 《生物化學原理》(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第7版,第14章 "Glycolysis and Gluconeogenesis",詳細描述酶機制與調控。
- NCBI醫學數據庫
糖酵解通路圖與疾病關聯(更新于2023年)。
- 《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Cell Biology)
第8版,第12章 "Cellular Energetics",涵蓋糖酵解在腫瘤代謝中的作用。
五、漢英關鍵術語對照
中文 |
英文 |
糖酵解途徑 |
Glycolysis Pathway |
丙酮酸 |
Pyruvate |
己糖激酶 |
Hexokinase |
磷酸果糖激酶 |
Phosphofructokinase |
甘油醛-3-磷酸 |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
底物水平磷酸化 |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
網絡擴展解釋
糖酵解途徑(Glycolysis)是生物體内葡萄糖分解代謝的核心過程,其核心作用是将1分子葡萄糖分解為2分子丙酮酸,同時生成少量ATP和還原型輔酶(NADH)。該過程發生在細胞質中,無需氧氣參與,是生物體最古老的能量獲取方式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糖酵解的主要階段
-
準備階段(耗能階段)
- 葡萄糖通過兩次磷酸化反應生成果糖-1,6-二磷酸,消耗2分子ATP。
- 關鍵酶: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
裂解階段
- 果糖-1,6-二磷酸裂解為2分子三碳糖(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後者可轉化為前者)。
-
放能階段(産能階段)
- 三碳糖經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同時生成NADH。
- 通過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每分子三碳糖生成2 ATP,總計淨生成2 ATP(扣除前期消耗的2 ATP)。
二、關鍵反應與産物
- 總反應式:
$$text{葡萄糖} + 2text{NAD}^+ + 2text{ADP} + 2text{Pi} → 2text{丙酮酸} + 2text{ATP} + 2text{NADH} + 2text{H}^+ + 2text{H}_2text{O}$$
- 淨生成能量:2 ATP(直接産能) + 2 NADH(後續呼吸鍊可産更多ATP)。
三、調控機制
糖酵解受多種因素調節,核心調控點包括:
- 磷酸果糖激酶-1:受ATP抑制、AMP激活,是限速酶。
- 己糖激酶:受産物葡萄糖-6-磷酸反饋抑制。
- 丙酮酸激酶:受ATP和丙氨酸抑制,果糖-1,6-二磷酸可激活。
四、生物學意義
- 快速供能:缺氧條件下(如劇烈運動)是細胞主要ATP來源。
- 代謝樞紐:丙酮酸可進入線粒體參與有氧氧化(生成大量ATP),或在無氧時轉化為乳酸或乙醇。
- 疾病關聯:癌細胞通過增強糖酵解(瓦氏效應)快速增殖,即使氧氣充足。
五、擴展補充
- 無氧與有氧後續:
- 無氧時,NADH通過乳酸或乙醇發酵再生為NAD⁺,維持糖酵解持續進行。
- 有氧時,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徹底氧化為CO₂和H₂O,NADH通過呼吸鍊生成更多ATP。
如需更深入的酶學機制或具體步驟細節,可參考生物化學教材或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邊緣科學标準光譜催促器打包工程對角力反應型樹脂非鍵電子複方酊劑貫穿頻率回購交易假債解離能禁欲者均角投影圖法開支稅礦層的剝土苦楚連合面内河船舶保險歐落葉松啤酒八疊細球菌普通商店犬鈎蟲神經叢炎蝕本樹脂酯四氫可的松隨機化特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