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途径英文解释翻译、糖酵解途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 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EMP)
EMP; glycolytic pathway
相关词条:
1.hexosediphosphatepathway 2.embdenmeyerhofpathway
分词翻译:
糖的英语翻译:
candy; sugar; sugared; sweets
【化】 saccharide; saccharides; sugar; sugars
【医】 saccharide; saccharo-; saccharum; sucre; sugar
【经】 Csce; sugar
酵解的英语翻译:
【医】 zymohydrolysis
途径的英语翻译:
ave; avenue; channel; pass; road; route; track; way
【化】 path
【经】 channel
专业解析
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 Pathway)是细胞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能量的核心代谢过程,其汉英对照及详细解释如下:
一、术语定义
- 中文:糖酵解途径
- 英文:Glycolysis Pathway
- 定义:在细胞质中,1分子葡萄糖(Glucose)经10步酶促反应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Pyruvate),净生成2分子ATP和2分子NADH的过程。该途径无需氧气参与,是生物体最古老的能量获取方式。
二、反应步骤详解
-
磷酸化阶段(投入能量)
- 葡萄糖 → 葡萄糖-6-磷酸(己糖激酶催化)
- 葡萄糖-6-磷酸 → 果糖-6-磷酸(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 果糖-6-磷酸 → 果糖-1,6-二磷酸(磷酸果糖激酶,关键限速步骤)。
-
裂解阶段(六碳糖分解为三碳糖)
- 果糖-1,6-二磷酸 → 甘油醛-3-磷酸(G3P)和二羟丙酮磷酸(DHAP)
- DHAP异构化为G3P(两条反应路径汇合)。
-
产能阶段(生成ATP和NADH)
- G3P →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NADH)
- 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酸(生成ATP)
- 3-磷酸甘油酸 → 2-磷酸甘油酸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 PEP → 丙酮酸(丙酮酸激酶催化,生成ATP)。
三、能量计算与生物学意义
四、权威参考文献
- 《生物化学原理》(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第7版,第14章 "Glycolysis and Gluconeogenesis",详细描述酶机制与调控。
- NCBI医学数据库
糖酵解通路图与疾病关联(更新于2023年)。
- 《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
第8版,第12章 "Cellular Energetics",涵盖糖酵解在肿瘤代谢中的作用。
五、汉英关键术语对照
中文 |
英文 |
糖酵解途径 |
Glycolysis Pathway |
丙酮酸 |
Pyruvate |
己糖激酶 |
Hexokinase |
磷酸果糖激酶 |
Phosphofructokinase |
甘油醛-3-磷酸 |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
底物水平磷酸化 |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
网络扩展解释
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是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的核心过程,其核心作用是将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生成少量ATP和还原型辅酶(NADH)。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无需氧气参与,是生物体最古老的能量获取方式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糖酵解的主要阶段
-
准备阶段(耗能阶段)
- 葡萄糖通过两次磷酸化反应生成果糖-1,6-二磷酸,消耗2分子ATP。
- 关键酶: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
裂解阶段
- 果糖-1,6-二磷酸裂解为2分子三碳糖(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后者可转化为前者)。
-
放能阶段(产能阶段)
- 三碳糖经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同时生成NADH。
- 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每分子三碳糖生成2 ATP,总计净生成2 ATP(扣除前期消耗的2 ATP)。
二、关键反应与产物
- 总反应式:
$$text{葡萄糖} + 2text{NAD}^+ + 2text{ADP} + 2text{Pi} → 2text{丙酮酸} + 2text{ATP} + 2text{NADH} + 2text{H}^+ + 2text{H}_2text{O}$$
- 净生成能量:2 ATP(直接产能) + 2 NADH(后续呼吸链可产更多ATP)。
三、调控机制
糖酵解受多种因素调节,核心调控点包括:
- 磷酸果糖激酶-1:受ATP抑制、AMP激活,是限速酶。
- 己糖激酶:受产物葡萄糖-6-磷酸反馈抑制。
- 丙酮酸激酶:受ATP和丙氨酸抑制,果糖-1,6-二磷酸可激活。
四、生物学意义
- 快速供能:缺氧条件下(如剧烈运动)是细胞主要ATP来源。
- 代谢枢纽: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氧化(生成大量ATP),或在无氧时转化为乳酸或乙醇。
- 疾病关联:癌细胞通过增强糖酵解(瓦氏效应)快速增殖,即使氧气充足。
五、扩展补充
- 无氧与有氧后续:
- 无氧时,NADH通过乳酸或乙醇发酵再生为NAD⁺,维持糖酵解持续进行。
- 有氧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为CO₂和H₂O,NADH通过呼吸链生成更多ATP。
如需更深入的酶学机制或具体步骤细节,可参考生物化学教材或相关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息秀华背压式涡轮机本质苄吡溴铵并行实时处理伯格氏试验不识时务参考中心撤回动议出席者电动音叉多路效应发生器风湿性小结分音波节高蛋白饮食光谱计故障线路进刀深度劳动力储备连接表类型颅骨膜分离器买空卖空米耳克曼氏综合征皮下氧化气动捣杆说明卡调查委托书同轴拉线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