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微複制件英文解釋翻譯、縮微複制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micro copy
分詞翻譯:
縮的英語翻譯:
contract; crinkle; draw back; shrink; withdraw
微的英語翻譯: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複制件的英語翻譯:
【經】 hard copy
專業解析
縮微複制件的定義與核心特征
縮微複制件(英文:Microform)指通過縮微攝影技術将原始文獻(如書籍、檔案、圖紙等)按比例縮小拍攝在感光介質上形成的複制品。其核心特征包括:
- 高密度存儲:通常以1:10至1:40的比例縮小原件,大幅節省物理存儲空間(如一張105×148mm的縮微平片可存儲數百頁文檔)。
- 介質類型:主要包括縮微膠卷(Microfilm)和縮微平片(Microfiche)兩類,載體為銀鹽膠片或聚酯膠片,具有長期保存特性(壽命可達100年以上)。
- 法律效力:符合國際标準(如ISO 6199)的縮微複制件在多數國家具有與原件同等的法律憑證效力,需通過專用設備(縮微閱讀器)還原查閱。
技術标準與行業應用
- 标準化流程:制作需遵循GB/T 18492-2001《縮微攝影技術》,涵蓋拍攝、沖洗、質檢等環節,确保信息完整性與可讀性。
- 典型應用場景:
- 檔案館永久保存珍貴文獻(如古籍、曆史檔案);
- 金融機構存儲合規性文件(如合同、交易記錄);
- 工程領域備份大型圖紙(如建築藍圖、機械設計圖)。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定義縮微複制件為"通過光學技術縮小複制的文獻載體"。
- 《圖書館學與情報學術語》(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詳述縮微技術的保存優勢及設備規範。
-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标準ISO 6199:2005規定縮微品拍攝質量與存儲條件。
注:隨着數字技術發展,縮微複制件常與數字化備份并行使用,兼顧長期保存與便捷訪問的雙重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
縮微複制件是指通過縮微技術将原始文獻、檔案或圖像等大幅縮小後形成的複制品,需借助專用設備放大閱讀。以下是詳細解析:
-
定義與核心特征
縮微複制件以感光材料(如膠片)為載體,通過攝影技術将原件信息縮小記錄。其畫面肉眼無法直接閱讀,需通過放大設備還原。該技術能完整保留原件内容,且具有高密度存儲特性。
-
曆史起源與發展
第一張縮微複制品由英國人丹賽于1838年制作,他将20英寸的文獻縮小160倍至1/8英寸。經過百年發展,該技術廣泛應用于檔案管理、金融、醫療等領域,顯著提升了文件保存效率。
-
制作技術與縮微率
- 使用縮微攝影機和高分辨率膠片拍攝原件,縮微率以倍數表示(如14倍、24倍),代表原件尺寸與複制件的縮小比例。
- 技術優勢包括低成本批量複制、長期保存性強,且可兼容文字、圖表、照片等多種載體。
-
主要應用場景
- 檔案管理:作為合法替代原件保存,滿足國際檔案标準要求。
- 文獻保存:保護珍貴書籍、報紙等易損資料,例如圖書館對古籍進行縮微處理。
- 行業應用:金融票據、醫療記錄等通過縮微技術實現高效檢索與共享。
-
補充說明
縮微複制件需通過閱讀器或打印設備還原,現代技術還可與數字化系統結合,形成“數模整合”管理模式。國際檔案會議曾專門讨論其作為新型檔案材料的合規性與技術标準。
如需具體案例或技術參數,可參考中國知網和道客巴巴的完整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鞍座頂奧斯瓦指示劑理論浜撥款期限純堿出生登記次氨基三滴流式加氫脫硫地區性的工資差别段限定分散黃RGFL幹瘦骨内袋黃常山鹼互訪灰色萎縮減濕器加權平均數精密調整精通學理的酒錢可見詢問空腸系膜庫爾修斯反應鄰乙酸耐絲光色牢度頻段喬木的司法援肋推定的惡意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