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requency band
頻段(Frequency Band)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定義為無線電頻譜中劃分的連續頻率範圍,對應英文術語"frequency band"。該概念在通信工程與電子技術領域具有以下核心内涵:
技術定義與分類 頻段指電磁波頻譜中由上限頻率和下限頻率界定的區間,用于實現特定通信服務或信號傳輸。國際電信聯盟(ITU)将無線電頻譜劃分為12個主要頻段,包括極低頻(ELF)、特高頻(UHF)等,各頻段傳播特性差異顯著,例如低頻段(3-30 kHz)具備強穿透能力,而毫米波頻段(30-300 GHz)支持超大帶寬傳輸。
标準化體系 根據《牛津英漢雙解電信詞典》第三版釋義,頻段劃分遵循國際标準ITU-R V.431建議書,各國在此基礎上制定本地化規範。例如中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2023版)明确将3300-3800 MHz劃為5G通信主要頻段,該标準文件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發布實施。
跨學科應用 在衛星通信領域,C波段(4-8 GHz)因其抗雨衰特性被廣泛用于赤道衛星傳輸;物聯網技術中,NB-IoT标準主要運行于900 MHz頻段;航空航天領域則專用108-137 MHz頻段進行航空無線電導航(ICAO Annex 10規定)。
頻譜管理術語 相關專業術語包括:帶寬(Bandwidth)指頻段寬度,調制(Modulation)指基帶信號加載到載波的過程,頻譜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衡量單位頻段的數據傳輸能力。這些概念在《IEEE通信術語标準》(IEEE Std 100-2024)中均有明确定義。
頻段是電磁波或聲波按頻率範圍劃分的區段,主要用于通信和聲學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頻段指在電磁頻譜或聲波頻率中劃分的特定範圍,用于規範信號傳播和通信管理。其核心參數包括頻率範圍、波長和帶寬。
通信領域
聲學領域
人耳可感知的聲波頻段為20 Hz~20 kHz,語音集中在80 Hz~12 kHz。不同頻段的聲音感知差異顯著,例如低頻聲厚重,高頻聲尖銳。
頻段劃分有助于優化信號傳輸效率,避免幹擾。例如,無線電通信需根據覆蓋範圍選擇合適頻段:低頻段穿透性強但帶寬小,高頻段帶寬大但傳輸距離短。
如需更完整的頻段劃分表或技術參數,可參考通信工程相關标準(如、5、7)。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