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random number table
隨機數表(英文:Random Number Table 或Table of Random Digits)是統計學與實驗設計中常用的工具,指由計算機算法或物理隨機過程生成的、呈現高度隨機性和無規律性的一系列數字組成的表格。其核心價值在于為研究者提供嚴格意義上的隨機序列,确保抽樣或實驗分組的無偏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隨機性保障
隨機數表中的每個數字(通常是0-9)出現概率均等,且數字序列之間不存在可預測的關聯性。這種特性源于生成過程的數學嚴謹性(如僞隨機數算法)或物理隨機源(如放射性衰變)。
來源:統計學标準教材(如《數理統計學導論》)
預生成性與可複現性
隨機數表多為預先計算并印刷成冊,使用者可通過指定起始行/列獲取固定序列。這一設計便于重複實驗驗證結果,同時避免人工選擇的主觀偏差。
來源:科研方法論文獻(如《實驗設計與分析》)
簡單隨機抽樣
在調查統計中,通過隨機數表抽取樣本單元(如住戶編號、學生學號),确保總體中每個個體被選中的概率相同。
示例:從1000人中抽取100人,可對個體編號000-999,按表選取連續三位數匹配的編號。
實驗隨機分組
在臨床試驗或心理學實驗中,将受試者隨機分配至實驗組/對照組,消除分組偏好對結果的幹擾。
來源:醫學研究規範(如《臨床試驗設計原則》)
蒙特卡洛模拟基礎
為複雜數學模型提供隨機輸入值,用于風險評估或概率預測(如金融衍生産品定價)。
來源:計算數學專著(如《蒙特卡洛方法實踐》)
來源:國家統計局技術規範文件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場景 |
---|---|---|
隨機數表 | Random Number Table | 通用術語 |
隨機數字表 | Table of Random Digits | 強調數字構成(0-9) |
僞隨機數表 | Pseudorandom Number Table | 算法生成(非真隨機) |
真隨機數表 | True Random Number Table | 物理熵源生成 |
隨機數表是一種由人工或早期計算機生成的、包含大量無規律排列數字的表格,主要用于需要嚴格隨機性的場景。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基本定義
隨機數表通過物理方法(如擲骰子、電子噪聲)或複雜算法生成,确保每個數字出現概率均等且無内在規律。例如經典的《RAND百萬隨機數表》由電子隨機脈沖設備生成,包含100萬個0-9的隨機排列數字。
曆史背景
在計算機普及前(20世紀中期前),隨機數表是科學研究的主要隨機源。例如,1955年RAND公司發布的隨機數表被廣泛用于統計抽樣、蒙特卡洛模拟等領域。
使用方法
現代應用場景
與僞隨機數的對比
計算機生成的僞隨機數依賴算法和種子值,存在周期性;而隨機數表完全無模式,但容量固定且無法動态擴展。例如,僞隨機數可通過公式 $X_{n+1} = (aX_n + c) mod m$ 生成,但隨機數表無需數學依賴。
現狀:隨着計算機發展,隨機數表使用減少,但在特定領域(如審計抽樣、密碼學密鑰生成)仍具價值,因其物理不可預測性優于算法生成的僞隨機數。
半波電位邊緣卡片二基取代作用妨礙會議議事者分析的負離子聚合個人資本工件流程控制工人傷殘賠償固醇載體蛋白鼓勵者腱移植術基本元素爵士的卡塔葉克蘭納克斯法連任淋巴結窦馬方氏穿刺法钼酸鉀胼胝體下的平均代價上踝石版畫樹脂砂數值應用頭下斜肌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