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random number table
随机数表(英文:Random Number Table 或Table of Random Digits)是统计学与实验设计中常用的工具,指由计算机算法或物理随机过程生成的、呈现高度随机性和无规律性的一系列数字组成的表格。其核心价值在于为研究者提供严格意义上的随机序列,确保抽样或实验分组的无偏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随机性保障
随机数表中的每个数字(通常是0-9)出现概率均等,且数字序列之间不存在可预测的关联性。这种特性源于生成过程的数学严谨性(如伪随机数算法)或物理随机源(如放射性衰变)。
来源:统计学标准教材(如《数理统计学导论》)
预生成性与可复现性
随机数表多为预先计算并印刷成册,使用者可通过指定起始行/列获取固定序列。这一设计便于重复实验验证结果,同时避免人工选择的主观偏差。
来源:科研方法论文献(如《实验设计与分析》)
简单随机抽样
在调查统计中,通过随机数表抽取样本单元(如住户编号、学生学号),确保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相同。
示例:从1000人中抽取100人,可对个体编号000-999,按表选取连续三位数匹配的编号。
实验随机分组
在临床试验或心理学实验中,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对照组,消除分组偏好对结果的干扰。
来源:医学研究规范(如《临床试验设计原则》)
蒙特卡洛模拟基础
为复杂数学模型提供随机输入值,用于风险评估或概率预测(如金融衍生产品定价)。
来源:计算数学专著(如《蒙特卡洛方法实践》)
来源:国家统计局技术规范文件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定义场景 |
---|---|---|
随机数表 | Random Number Table | 通用术语 |
随机数字表 | Table of Random Digits | 强调数字构成(0-9) |
伪随机数表 | Pseudorandom Number Table | 算法生成(非真随机) |
真随机数表 | True Random Number Table | 物理熵源生成 |
随机数表是一种由人工或早期计算机生成的、包含大量无规律排列数字的表格,主要用于需要严格随机性的场景。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基本定义
随机数表通过物理方法(如掷骰子、电子噪声)或复杂算法生成,确保每个数字出现概率均等且无内在规律。例如经典的《RAND百万随机数表》由电子随机脉冲设备生成,包含100万个0-9的随机排列数字。
历史背景
在计算机普及前(20世纪中期前),随机数表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随机源。例如,1955年RAND公司发布的随机数表被广泛用于统计抽样、蒙特卡洛模拟等领域。
使用方法
现代应用场景
与伪随机数的对比
计算机生成的伪随机数依赖算法和种子值,存在周期性;而随机数表完全无模式,但容量固定且无法动态扩展。例如,伪随机数可通过公式 $X_{n+1} = (aX_n + c) mod m$ 生成,但随机数表无需数学依赖。
现状:随着计算机发展,随机数表使用减少,但在特定领域(如审计抽样、密码学密钥生成)仍具价值,因其物理不可预测性优于算法生成的伪随机数。
本期利息贬斥鼻颊的丑恶地磁鼓标志醋酸胺铁溶液氮化硼纤维地快乐丁基断片复谐电流工资增长标志顾客的自由贷方余额基本准则机具用铸铁吉氏圆线虫可可豆油矿石收音机赖默-蒂曼反应龙虾爪手卵黄磷蛋白螺菌面成形术凝固物囚车指挥官神经内膜炎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松蕈三酸锂塌落技术碳酸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