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轉爐法英文解釋翻譯、酸性轉爐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cid converter process
分詞翻譯:
酸的英語翻譯: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醫】 acidum
轉爐法的英語翻譯:
【機】 converter process
專業解析
酸性轉爐法(Acid Bessemer Process),又稱貝塞麥法(Bessemer Process),是一種曆史悠久的煉鋼工藝,其核心特征在于使用酸性爐襯(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的轉爐,通過向熔融生鐵中吹入空氣進行脫碳和精煉。以下是詳細解釋:
1.工藝原理
- 酸性環境:轉爐内襯采用矽質耐火材料(如石英砂),冶煉過程中形成酸性爐渣(主要成分為矽酸鐵、矽酸錳)。這種環境無法有效去除生鐵中的磷和硫。
- 吹氧脫碳:将空氣從爐底吹入熔融鐵水,氧氣與鐵水中的碳、矽、錳等元素反應。碳被氧化為一氧化碳氣體逸出,矽、錳則進入爐渣,從而實現降碳和雜質去除。
- 快速冶煉:全程耗時約20分鐘,生産效率顯著高于早期煉鋼法。
2.核心特點
- 原料限制:要求使用低磷、低硫生鐵(磷含量通常需低于0.05%),因酸性爐渣無法脫磷。
- 産物特性:鋼中氮含量較高(因空氣吹煉),可能導緻鋼材脆性增加。
- 曆史地位:由亨利·貝塞麥(Henry Bessemer)于1856年發明,是首個大規模工業化煉鋼技術,推動了鋼鐵時代的來臨。
3.漢英術語對照
- 酸性轉爐法:Acid Bessemer Process
- 貝塞麥轉爐:Bessemer Converter
- 酸性爐襯:Acid Lining
- 底吹空氣:Bottom-blown Air
4.局限性及替代技術
因無法處理高磷鐵礦且鋼質含氮量高,20世紀中期逐漸被堿性氧氣轉爐法(Basic Oxygen Furnace, BOF)取代。後者采用堿性爐襯(鎂砂、白雲石),可高效脫磷脫硫。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酸性轉爐法是一種通過吹入空氣氧化鐵水中雜質元素的煉鋼技術,其核心原理和特點如下:
1. 定義與曆史背景
又稱貝賽麥法(Bessemer process),由英國人亨利·貝塞麥于1855年發明,是最早實現液态鋼大規模生産的轉爐煉鋼法。其名稱源于使用酸性耐火材料(矽質)作為爐襯。
2. 工藝原理
- 将空氣從爐底吹入鐵水,利用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碳、矽、錳等雜質,反應釋放的熱量維持熔池溫度(約1600℃),無需外部熱源。
- 化學反應式示例:
$$text{C} + text{O}_2 rightarrow text{CO}_2↑ + text{熱量}$$
$$text{Si} + text{O}_2 rightarrow text{SiO}_2 + text{熱量}$$
3. 核心特點
- 原料限制:僅適用于低磷、低硫生鐵,因酸性爐襯無法有效去除磷硫雜質。
- 效率優勢:單爐生産周期短(約20分鐘),適合大規模連續作業。
- 設備特征:轉爐可360度旋轉,便于加料、出鋼和排渣。
4. 應用現狀
由于對鐵水成分要求苛刻且環保性較差,20世紀中期逐漸被堿性氧氣頂吹轉爐取代。目前僅用于特殊鋼種或小規模冶煉,而現代主流煉鋼法可處理含磷量更高的原料。
參考來源擴展:該方法與堿性轉爐法的對比可參考的耐火材料分類說明,具體工業應用案例可查看提到的曆史發展脈絡。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背包問題博蒂氏手術不揭發床突間韌帶醇酸瓷漆達斯氏脈搏描記器電弧硬焊碘西他酸對碘苯磺酸亞汞高腭弓描記法夾肢窩含囊的獎金及福利基金腱膜修補術近親關系均相同位素交換抗衡裂節縧蟲磷酸氫二丁酯奶脂計腦性休克羟汞硝酚鈉臍帶壓擠術去乙烷塔剩餘偏差手術示教室訴訟争執點登錄冊天線踏闆圖象分析儀維恩位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