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ineal gland
pinecone
gland
【醫】 aden-; adeno-; gland; glandula; glandulae; glandule
松果腺(pineal gland)是人體内分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間腦頂部,形似松果,因而得名。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分泌褪黑素調節晝夜節律,影響睡眠、生殖發育及季節性生物行為[1][2]。
解剖結構
松果腺重量約100-180毫克,由松果體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鈣化顆粒(腦沙)構成。鈣化顆粒隨年齡增長逐漸沉積,可通過X光檢測作為顱内定位标志[3]。
生理機制
通過光信號傳導調控褪黑素分泌:視網膜感光細胞→下丘腦視交叉上核→脊髓→交感神經→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調控松果腺活動。這種光敏特性使其被稱為「第三隻眼」[4]。
跨學科研究
褪黑素分泌異常可能導緻:
參考資料
[1] 國家醫學圖書館PubMed Central數據庫
[2] 《内分泌學綜述》2024年刊
[3]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解剖圖譜
[4] 劍橋大學神經内分泌學研究報告
[5] 皇家學會哲學會刊生物學分冊
松果腺(又稱松果體或腦上腺)是脊椎動物大腦中的一個小型内分泌腺體,主要功能與生物節律調節、激素分泌相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松果腺位于中腦頂部,附着于第三腦室背壁,形似松果,成年後重量約120-200毫克。人類松果腺在7-8歲時發育至頂峰,青春期後逐漸退化。
調節睡眠-覺醒周期
通過分泌褪黑素,控制晝夜節律。夜間分泌增加促進睡眠,白天光照抑制分泌以保持清醒。
抑制性早熟
幼年時期分泌抗性腺激素,延緩性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現,青春期後功能減退。
内分泌調控
協調其他激素(如生殖激素、免疫相關激素)的平衡,并參與能量代謝與免疫調節。
松果腺異常可能導緻睡眠障礙、季節性情感障礙或抑郁症,褪黑素分泌紊亂是其重要誘因。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醫學文獻或權威健康平台(如大衆醫療、快速問醫生等來源)。
埃朗根法百分度被分析物鼻骨補給品不能分派的儲備金操作員識别産品分批沿管線輸送寵醇制酊澱粉樣體二溴巴比土酸飛燕草子工藝革新固定性失效股蜂窩織炎詭計多端後部凝結器極大的局域化學因素康德哲學寬大的實地址區受粉雙向疊代網絡縮寫表示法跳躍的馬提前使用維爾納氏灰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