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public finance)指國家或公共團體為實現職能而進行的資金收支管理活動,涵蓋稅收、預算、公共支出等經濟行為。該術語在漢英對照中通常譯為"public finance"或"fiscal",其中"public finance"強調公共部門的資金運作體系,"fiscal"側重政府財政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定義,財政管理包含預算編制、執行、決算及監督全流程,其核心目标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經濟穩定。財政部官網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1.6萬億元,支出重點投向教育(15.3%)、社會保障(13.8%)和衛生健康(8.9%)領域。
在具體應用中,"財政政策"對應"fiscal policy",指政府通過稅收和支出調節經濟的手段,如《牛津經濟學詞典》所述,這種政策工具具有逆周期調節功能,可通過擴大基建投資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2024年全球財政監測報告指出,中國財政赤字率保持在3%警戒線以内,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財政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資源分配和再分配的經濟活動,其核心是政府收支管理及公共資源配置。以下是詳細解析:
財政是國家或政府為實現公共職能,通過稅收、貨币發行等方式集中部分國民收入,并進行再分配的經濟行為。其本質是以國家為主體的特殊分配關系,既包括財政部門的具體管理活動,也涵蓋宏觀經濟調控職能。
財政伴隨國家産生而出現,原始社會無剩餘産品時尚未形成獨立財政活動。隨着私有制和國家建立,財政逐漸發展為以貨币為主要形式的分配體系。現代市場經濟中,財政模式轉向“公共財政”,強調服務公共需求。
公共財政:市場經濟下的財政模式,通過預算透明化、法治化保障資金用于公共服務,典型如北歐國家的福利財政體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財政政策工具或具體案例,可參考經濟學教材或政府財政報告。
補強劑倉庫自動取貨機吹制法電子射束磁強計多任務處理程式二脲丙二酸反辯證人輻照室股骨頸琥珀酸镉加油過度價值額基本屬性金融欄空燃比聯合運輸流化數滿月臉模式表漂者鍋平凡細胞情結日光光譜儀石棉填料失去調節收稅人雙凹凸式密封面疏忽的數據自動分析系統未耕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