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mphibian tank
land and water
chariot
"水陸戰車"是一個軍事術語,指具備在陸地和水面行駛作戰能力的裝甲車輛。從漢英詞典和軍事術語角度解析如下:
漢語釋義
"水陸"指水域與陸地,"戰車"指作戰用裝甲車輛,合稱即可在陸地和水面環境切換行駛、執行戰鬥任務的軍用載具。其核心功能是兩栖機動與火力支援。
英文對應術語
标準譯法為"Amphibious Assault Vehicle (AAV)" 或"Amphibious Combat Vehicle (ACV)",美軍現役型號如AAV-7、ACV-1.1均屬此類裝備(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術語庫)。
兩栖機動能力
通過密封車體、水密艙設計及水上推進系統(如噴水推進器),實現浮渡與航行。陸地行駛時速通常達60-70公裡,水面航速約10-15公裡/小時(來源:《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武器裝備卷》)。
作戰任務定位
主要用于登陸作戰中輸送兵員、突擊灘頭陣地,兼具火力壓制與裝甲防護功能。典型任務包括:
發展起源
二戰時期美軍開發的LVT(Landing Vehicle Tracked)系列為現代水陸戰車雛形,諾曼底登陸、太平洋島嶼争奪戰中廣泛使用(來源: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檔案)。
現役代表型號
國家/地區 | 型號 | 特點 |
---|---|---|
美國 | AAV-7 | 載員25人,裝備40mm榴彈發射器 |
中國 | ZBD-05 | 航速達25節,全球最快兩栖戰車 |
俄羅斯 | BTR-80 | 輪式兩栖裝甲運兵車 |
軍事術語規範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軍事科學出版社)定義:"水陸戰車"為"具有水上行駛功能,可在複雜地形執行戰鬥輸送任務的裝甲車輛"。
技術标準依據
北約标準化協議STANAG 4696明确兩栖戰車的浮力儲備、抗浪等級等關鍵技術指标(來源:北約标準化管理局公開文件庫)。
以上解析綜合軍事術語規範、裝備技術文獻及實戰應用背景,确保定義準确性與權威性。
“水陸戰車”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解釋:
定義:一種結合軌道行駛與水陸互動的親子遊樂設施,常見于遊樂園或廟會。其特點是軌道與水池結合,乘客通過射擊裝置觸發聲光效果。
結構與功能:
定義:具備水陸兩栖作戰能力的裝甲車輛,主要用于登陸作戰或複雜地形運輸。我國相關發展可追溯至二戰時期的LVT戰車。
特點與用途:
需根據上下文區分“水陸戰車”的具體指向:
白喉性壞死膀胱内的薄邊锉标低價标準字符掉漿分布式存取工資轉帳喝得大醉紅核脊髓的簡縮關鍵字靜室枯基酸蘭内龍格氏孔肋下肌列表分隔符立體控制單元毛囊馬戲狀運動錢款的受領欠債輕瀉鹽生物堿測定法神靈化蝕關節性膿腫拭目以待施-斯二氏手術糖甙酶添加産物未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