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biconditional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醫】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capitulation; condition; factor; if; prerequisit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term
【計】 condition; criteria
【醫】 condition
【經】 condition; proviso; terms
在漢英詞典中,“雙條件的”對應的英文術語為“biconditional”,指邏輯學中表示兩個命題互為充分必要條件的連接關系,符號通常寫作“$P leftrightarrow Q$”或“$P iff Q$”。其核心含義是“當且僅當”(if and only if),即命題$P$成立時$Q$必然成立,且$Q$成立時$P$也必然成立(來源: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該術語在數學證明、計算機科學和形式邏輯中廣泛應用。例如在集合論中,“$A subseteq B iff A cap B = A$”表示“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與“A和B的交集等于A”這兩個命題互為充要條件(來源: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在真值表分析中,雙條件語句僅在兩個命題真值相同時為真(來源: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權威語言研究機構Merriam-Webster詞典将其定義為“a relation between two propositions that is true only when both propositions are simultaneously true or false”(來源: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這種嚴格的雙向依存關系使其區别于普通的條件語句(conditional),成為構建嚴謹邏輯體系的重要基礎。
“雙條件”是邏輯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通常指兩個命題之間的互為充分必要條件的關系,即“當且僅當”(if and only if)。其符號表示為“↔”或“⇔”,在自然語言中常用“當且僅當”“必須且隻需”等表達。
雙條件命題的形式為P ↔ Q,表示:
P | Q | P ↔ Q |
---|---|---|
真 | 真 | 真 |
真 | 假 | 假 |
假 | 真 | 假 |
假 | 假 | 真 |
數學定義:
“一個數是偶數當且僅當 它能被2整除。”
這裡“偶數”與“被2整除”互為充要條件,缺一不可。
日常場景:
“你通過考試當且僅當 分數≥60分。”
分數≥60分是“通過考試”的唯一條件,兩者嚴格綁定。
雙條件關系廣泛用于數學定理、編程邏輯(如雙向條件判斷)和法律條文(如嚴格定義條款)中,用于精确描述不可分割的關聯性。
編碼帶逼宮鼻痙攣性鼾音唇龈闆袋鼠蜱大循環發覺錯誤罰扣定金防止外國公司賄賂肥腫棒狀杆菌膏化法膠乳更新控制表海洋運輸貨物保險化合硫胡椒番荔枝鹼火煥結婚條款接納的兩性電解物連環圖畫劣質印刷機臨界共溶溫度帽冠其他運費單據燃料油穩定劑商貨艙位雙膛爐稅務契據訴訟當事人親自支付的訴訟費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