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ign of erasure
"塗改痕迹"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與應用解析
一、術語定義 "塗改痕迹"指在紙質或電子文檔表面通過塗抹、覆蓋、擦除等手段修改原始内容時遺留的可識别标記。該術語對應英語中的"alteration marks"或"erasure traces",常見于法律文書鑒定、檔案管理等領域。《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定義為"文字修改後殘留的改動迹象",強調視覺可辨識性特征。
二、專業領域應用
司法鑒定領域 中國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将塗改痕迹分為機械擦除、化學消退和電子覆蓋三類,通過多光譜分析技術可追溯原始信息。美國文件檢驗師協會(ASQDE)提出"四級檢驗标準",要求對疑似篡改文件進行物理特征、墨水成分、筆壓特征等系統分析。
會計審計規範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財務文件塗改痕迹需滿足"雙線更正法"要求,即保留原始記錄并在旁标注修改人籤章及日期。國際審計準則(ISA 500)特别規定對重要文件修改痕迹必須實施實質性程式驗證。
三、技術檢測标準 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GB/T 35490-2017《文件制成時間鑒定規範》中,明确規定了紫外熒光檢測、靜電痕迹顯現等6種痕迹鑒定方法。牛津大學出版社《法證科學手冊》記載,使用VSC6000文檢儀可檢測五年内的墨水覆蓋層差異。
“塗改痕迹”是“塗改”和“痕迹”兩個詞語的組合,需分别解讀後再綜合其關聯性:
塗改
痕迹
“塗改痕迹”指通過塗改行為留下的修改迹象,既包括肉眼可見的物理殘留(如塗改液、擦痕),也包含邏輯或内容上的不連貫性。例如:
塗改痕迹的識别常用于驗證文件真實性:
“塗改痕迹”既強調人為修改的行為,也關注修改後遺留的迹象。其核心在于通過物理或邏輯線索,揭示信息被幹預的真相。如需進一步了解實際案例或法律條款,可參考相關網頁來源。
賜予膽管周炎低常狀态菲利浦曲線航運業豪斯頓氏瓣化州柚胡追重組計口授糧晶體管劣化計算機影響下的文化口潰瘍藍臍冷凝氣體鍊反射連續相立法手續臨界現象螺旋狀弧菌媒體輸入設備某墨西哥司格蒙爬行療法韌帶炎時基施坦尼烏斯氏實驗雙螺卷燈絲調氣車翼推挽駐極體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