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sign of erasure
"涂改痕迹"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与应用解析
一、术语定义 "涂改痕迹"指在纸质或电子文档表面通过涂抹、覆盖、擦除等手段修改原始内容时遗留的可识别标记。该术语对应英语中的"alteration marks"或"erasure traces",常见于法律文书鉴定、档案管理等领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定义为"文字修改后残留的改动迹象",强调视觉可辨识性特征。
二、专业领域应用
司法鉴定领域 中国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将涂改痕迹分为机械擦除、化学消退和电子覆盖三类,通过多光谱分析技术可追溯原始信息。美国文件检验师协会(ASQDE)提出"四级检验标准",要求对疑似篡改文件进行物理特征、墨水成分、笔压特征等系统分析。
会计审计规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财务文件涂改痕迹需满足"双线更正法"要求,即保留原始记录并在旁标注修改人签章及日期。国际审计准则(ISA 500)特别规定对重要文件修改痕迹必须实施实质性程序验证。
三、技术检测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 35490-2017《文件制成时间鉴定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紫外荧光检测、静电痕迹显现等6种痕迹鉴定方法。牛津大学出版社《法证科学手册》记载,使用VSC6000文检仪可检测五年内的墨水覆盖层差异。
“涂改痕迹”是“涂改”和“痕迹”两个词语的组合,需分别解读后再综合其关联性:
涂改
痕迹
“涂改痕迹”指通过涂改行为留下的修改迹象,既包括肉眼可见的物理残留(如涂改液、擦痕),也包含逻辑或内容上的不连贯性。例如:
涂改痕迹的识别常用于验证文件真实性:
“涂改痕迹”既强调人为修改的行为,也关注修改后遗留的迹象。其核心在于通过物理或逻辑线索,揭示信息被干预的真相。如需进一步了解实际案例或法律条款,可参考相关网页来源。
白卧仁船方不负担装卸货费用等周常数镄费利波维奇氏征扶养义务观望政策环气管韧带汇编命令加工申请解释式计算机模拟进口通知浸没燃烧裂解空格打印流电感应电的默认图表类型丘奇异的热气灭菌器软膏罐三磷酸腺苷酶杀母的视力范围失业人数石油死后分尸条件名条件忒斯拉电疗法涂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