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通用十進制分類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UDC)是一種國際通用的文獻信息分類系統,其英文直譯為“通用十進分類體系”。它基于杜威十進制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DDC)擴展而來,通過引入輔助符號和分層結構,實現了多學科、多語言文獻資源的标準化組織與檢索。
UDC由比利時學者保羅·奧特勒(Paul Otlet)和亨利·拉封丹(Henri La Fontaine)于19世紀末開發,最初目的是解決國際文獻資源共享問題。該系統采用純數字标記法,主類目以0-9劃分基礎學科,例如“5”代表數學與自然科學,“6”為應用科學。國際UDC聯盟(UDC Consortium)現負責其維護與更新,最新版本為2022年修訂版(UDC Summary 2022)。
UDC的核心特征體現在複合分類能力上,例如:
UDC被國際标準化組織(ISO)采納為信息組織标準(ISO 23011:2023),廣泛應用于圖書館、檔案館及數字資源管理系統。例如,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使用UDC對科研文獻進行跨學科标引。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亦推薦其用于專利文獻分類。
國際十進分類法(UDC)是文獻管理領域的重要工具,其核心信息可歸納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UDC全稱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中文譯作"通用十進制分類法"或"國際十進分類法"。它由比利時學者P.-M.-G.奧特萊和H.-M.拉封丹于1899-1905年間,在《杜威十進分類法》第6版基礎上改進而成。作為全球首個多語種綜合性文獻分類體系,現已被翻譯為20多種語言。
二、結構特點
三、應用與影響
作為全球使用最廣的文獻分類法,UDC已被100多個國家的10餘萬圖書館、情報機構采用,覆蓋圖書、期刊、專利等多種文獻類型。其優勢在于既能處理傳統學科分類,又能適應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需求。
四、發展現狀
經過百年修訂完善,UDC形成完整版本(約22萬條類目)、中型版(約6萬條)和簡版(約2千條)三級體系,通過國際UDC聯盟持續更新維護,保持分類體系的科學性和時代性。
伴遂的步長值扼殺自由者放生非特異免疫性風速儀廣義賓漢體鼓出股直肌囊航海業宏觀平衡狀态架空電纜結節形成金結合二極管鋸齒緣連通度函數裂解殘渣鄰接圓盤六氟矽酸鉛麥芽粉抹香鲸烯酸濃縮柱泡沫痰前期瓊脂膠氣體張力測量法日本泡桐申請書格式石葦脫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