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綠(Verdigris)是金屬銅在潮濕環境中經氧化和碳酸化作用形成的藍綠色腐蝕産物,化學成分為堿式碳酸銅,分子式為$text{Cu}_2(text{CO}_3)(text{OH})_2$。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常譯為“patina”或“copper rust”,但專業化學文獻多使用“verdigris”特指銅的堿式碳酸鹽鏽層。
從化學角度,銅綠的形成涉及多步反應。銅首先氧化為氧化亞銅($text{Cu}_2text{O}$),隨後與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堿式碳酸銅。其反應式可表示為: $$ 2text{Cu} + text{H}_2text{O} + text{CO}_2 + text{O}_2 rightarrow text{Cu}_2(text{CO}_3)(text{OH})_2 $$
在藝術領域,銅綠作為顔料的曆史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根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歐洲中世紀手抄本彩繪常使用銅綠作為綠色顔料,但因含銅離子易與有機粘合劑發生降解反應,導緻部分古代畫作褪色。現代工業中,銅綠現象被視為金屬腐蝕信號,《材料科學手冊》建議通過表面鍍層或合金化處理抑制其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銅綠與銅的其他氧化物(如黑色氧化銅$text{CuO}$)存在本質區别。美國化學會(ACS)明确指出,銅綠特指含碳酸根和羟基的銅化合物,而單純氧化産物應稱為“copper oxide”。
銅綠,又稱銅青、生綠,是銅器表面經二氧化碳、水蒸氣或醋酸作用後生成的綠色堿式碳酸銅(化學式:Cu₂(OH)₂CO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銅綠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呈孔雀綠色粉末或晶體狀,不溶于水和醇,但溶于酸生成相應銅鹽。加熱至220℃會分解為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式為: $$ Cu_2(OH)_2CO_3 xrightarrow{Delta} 2CuO + CO_2↑ + H_2O $$ (來源:、、)
作為傳統中藥材,銅綠性寒,味酸、澀、苦,歸肝、膽經,具有以下功效:
銅在潮濕空氣中與氧氣、二氧化碳及水發生反應,表面逐漸生成銅綠。其形成可表示為: $$ 2Cu + O_2 + CO_2 + H_2O → Cu_2(OH)_2CO_3 $$ (來源:、、)
除藥用外,銅綠還用于:
銅綠含毒性(《本草綱目》記載為“小毒”),需嚴格控制劑量,避免内服過量或長期外用。使用前應咨詢專業醫師(來源:、)。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漢典等權威來源。
胺碘酮查帳費用唇側龈二進碼法特性法律實證主義非法搜查與扣押奉勸貫通爐國際習慣海商促進公會的長輩會員橫斷韌力華林氏法混附脈沖甲氧苯甲醛結膜結石金屬材料開采權寬角透鏡朗吉萬離子複合理論類别的陸軍密封面洩漏切導斜度全稱人類隱球菌熔合反應似是而非的論點石竹科王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