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寒盟的意思、寒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寒盟的解释

《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 吴 于 橐皋 , 吴子 使大宰 嚭 请寻盟。公不欲,使 子贡 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后以“寒盟”指背弃或忘却盟约。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不数年, 金国 寒盟,遂有中土,两都皆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兹 金声 愿还聘定, 韩生 愿还婚姻,庶不致寒盟于 程氏 。”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衅始》:“十一年五月, 前光 復齎其外务卿 副岛种臣 、大辅 寺岛宗则 书来 天津 、求改约; 鸿章 讽以寒盟, 前光 惭而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寒盟”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背弃或忘却盟约,以下为详细解释:

词源与典故

该词出自《左传·哀公十二年》:春秋时期,吴国与鲁国在橐皋会盟,吴国大宰嚭要求重申盟约(“寻盟”),但鲁国使者子贡以“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反驳,提出盟约若能被随意修改(寻),则同样可被废弃(寒)。此处“寒”与“寻”形成对立,比喻对盟约的背弃。

本义与引申义

  1. 背弃盟约:最初指国家或政治集团违背承诺,如《铁围山丛谈》提到金国“寒盟”导致宋朝覆灭。
  2. 个人失信:后世扩展至个人层面,如《初刻拍案惊奇》中“寒盟于程氏”表示婚约的违背。

文学应用

该词在文学作品中常表现背信主题:

语义辨析

“寒”在此为动词,取“冷却、废弃”的比喻义,与“结盟”的“热诚守信”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背弃行为的否定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寒盟的意思

寒盟是一个成语,表示在寒冷的冬天结成的同盟或联盟。

寒盟的部首和笔画

寒盟的部首是冫(冰部),寒的笔画是7画,盟的笔画是9画。

寒盟的来源

寒盟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 描述了各国联合起来抵御侵略的情景。

寒盟的繁体

寒盟的繁体字是「寒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寒盟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如「寒悯」「寒鸣」等。

寒盟的例句

1. 在严寒的冬天,各国共同组成寒盟以抵御外敌。

2. 寒盟成立后,合力行动的效果非常显著。

寒盟的组词

寒冬

冰寒

盟友

联盟

寒盟的近义词

寒同盟

寒冬盟友

冬季联盟

寒盟的反义词

热战

炎盟

炎热同盟

别人正在浏览...

暗轮拜扫便是谗訾充当触物伤情除邪惩恶词典篡臣愤嫉负版棺郭裹夹函陕蚝甲豪忲黑色幽默华荐毁颜叫曲佳夕解困济济惊耳骇目涓溜葰楙孔殷两头良鱼练日陵空芒硝木椟睦婣闹扫逆揣蟠桃杯偏说欠条弃伪从真全礼跧折上时升极市税四海承风松胶天杭天际挺劲投策忳厚秃头韦袍文墨人无主闲距闲聊仙台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