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受冻者,贫寒之人。 唐 白居易 《蓝田刘明府携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赠之》诗:“腊月九日煖寒客,卯时十分空腹盃。” 宋 梅尧臣 《观博阳山火》诗:“小农候春锄,寒客失冬樵。” 宋 魏了翁 《次韵虞果州刚简泛雪》:“炉中榾柮縶寒客,纵欲烧愁能得然?”
(2).腊梅的异名。 宋 程棨 《三柳轩杂识》:“腊梅为寒客。”
“寒客”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这一含义源自古代诗文,常用来形容生活困苦、缺乏温暖的人。例如:
宋代程棨在《三柳轩杂识》中记载:“腊梅为寒客”,将腊梅拟人化为寒冬中的清雅访客,既呼应其冬季开花的特性,也赋予植物以人文意象。
以上解释综合了诗词文献和权威词典的考据,如需更详细的古籍原文或植物别名考据,可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
《寒客》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远离家乡,在寒冷的地方居住或旅行的人。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寒”和“客”。
“寒”的偏旁部首是“宀”,表示与房屋或宿舍有关。它的笔画数为5画。而“客”的偏旁部首是“宀”,同样表示与居住有关。它的笔画数为8画。
成语“寒客”源于古代史书《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话:“有寒适者,有温燠者,有寒客者。”意思是在那个年代,有人慕名远离故乡,到悠远寒冷的地方谋生或旅行。
在繁体字中,“寒客”保持了与简体字相同的拼写和意义。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很多变化。在《说文解字》中,字“寒”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多为独体字形。而字“客”的古代字形也有所不同,常常在上方加一个小“门”的字形作为旧时的写法。这些字形变化不影响字义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使用成语“寒客”的例句:
1. 滞留在南极的科考队员真是不容易的寒客。
2. 他是一个勇敢的寒客,舍弃了舒适的生活,去探索未知的极地。
3. 被突如其来的大雪困住,他们成了这个山村里的寒客。
除了成语“寒客”,还可以用一些相关的词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例如“远客”、“客人”、“旅客”等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远离家乡,在寒冷的地方居住或旅行的人。
对于“寒客”的反义词,可以用“温客”来表达,意思是在温暖的地方居住或旅行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