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祸。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泰》:“蠆室蜂户,螫我手足,不得进止,为吾害咎。” 晋 潘岳 《离合》诗:“害咎蠲消,吉德流普。”
害咎是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灾祸与罪责,多用于描述因过失或罪行招致的惩罚性后果。以下从权威辞书及典籍角度分述:
本义溯源
“害咎”由“害”(灾害、损害)与“咎”(过失、罪责)复合而成,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民弃不保,天降之咎。”汉代郑玄注:“咎,灾也;害,伤也。”二者连用强调因行为失当引发的双重灾祸,既含天降之惩,亦指人为之祸。
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害咎释义为:
灾祸与罪责。如《汉书·五行志》:“王者失道,则害咎臻。”指统治者违背天道时,灾祸与责罚便会降临。
经部文献
《尚书·洪范》载:“彝伦攸斁,害咎乃作。”描述人伦秩序败坏后,灾祸与罪责相继产生。此处“害咎”体现天人感应的惩戒观,强调道德沦丧与自然灾异的关联。
史书应用
《后汉书·蔡邕传》:“政失厥中,害咎必至。”指施政偏离中正之道,必招致祸患与责罚,凸显政治伦理与后果的因果关系。
唐宋以降,“害咎”渐侧重人为过失的后果。如《朱子语类》论:“一念之私,害咎随之。”将词义从天命惩戒转向个人心性修养,强调主观过错与灾祸的必然联系。
权威参考来源:
“害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背景,可参考《易林》或潘岳诗作原文。
褒贬报导本采笔阵伯远帖不道不见舆薪才知除患兴利翠瓦殆无虚日大坡打踅灯椀定食儿女肠缝补负恩昧良溉汲公甲怪厉赫烈欢饮画蛇足嘉容饥肠就车嘅叹颗恰空窾苦活,苦活儿兰薰桂馥撩风陵隰龙凤鼓梅花碑蔑然命籙木客大冢盆汤片假名蒲奕旗档宂辑宂溢弱志少相麝粉折耗时澍十姓百名束蕴请火素虮琐闱铁马金戈痛酷外皮层伪史校短量长泻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