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害咎的意思、害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害咎的解釋

災禍。 漢 焦贛 《易林·履之泰》:“蠆室蜂戶,螫我手足,不得進止,為吾害咎。” 晉 潘嶽 《離合》詩:“害咎蠲消,吉德流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害咎是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災禍與罪責,多用于描述因過失或罪行招緻的懲罰性後果。以下從權威辭書及典籍角度分述:

一、語義解析

  1. 本義溯源

    “害咎”由“害”(災害、損害)與“咎”(過失、罪責)複合而成,最早見于《尚書·大禹谟》:“民棄不保,天降之咎。”漢代鄭玄注:“咎,災也;害,傷也。”二者連用強調因行為失當引發的雙重災禍,既含天降之懲,亦指人為之禍。

  2. 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害咎釋義為:

    災禍與罪責。如《漢書·五行志》:“王者失道,則害咎臻。”指統治者違背天道時,災禍與責罰便會降臨。

二、典籍用例與語境

  1. 經部文獻

    《尚書·洪範》載:“彜倫攸斁,害咎乃作。”描述人倫秩序敗壞後,災禍與罪責相繼産生。此處“害咎”體現天人感應的懲戒觀,強調道德淪喪與自然災異的關聯。

  2. 史書應用

    《後漢書·蔡邕傳》:“政失厥中,害咎必至。”指施政偏離中正之道,必招緻禍患與責罰,凸顯政治倫理與後果的因果關系。

三、語義演變

唐宋以降,“害咎”漸側重人為過失的後果。如《朱子語類》論:“一念之私,害咎隨之。”将詞義從天命懲戒轉向個人心性修養,強調主觀過錯與災禍的必然聯繫。


權威參考來源:

  1. 《尚書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
  3. 《後漢書》(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
  4. 《朱子語類》(黎靖德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害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例句

  1. 漢代典籍:
    漢焦贛《易林·履之泰》提到:“蠆室蜂戶,螫我手足,不得進止,為吾害咎。” 意為蜂蠍聚集的環境導緻災禍。
  2. 魏晉詩文:
    晉代潘嶽《離合詩》中寫道:“害咎蠲消,吉德流普。” 此處指消除災禍,使吉祥德行廣布。

相關說明


補充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易林》或潘嶽詩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愛恩八寶菜敗類八子步辇潮動馳魂宕魄淡易大軸斷囚對玩法香風喻公家婆姨公事公辦國本海蓋黑蜧弘闊皇度诨官尖端見在身金陵山今夕赍擎局内人遽人科普快樂憐新厭舊林霏籠鳥檻猿龍子幡論根彌道女學疈事仆仆道途清資啟上棄事颀碩任道戎場删棄霜蝶探揣他侬貪位天津快闆團茶推功歪變網開一面為性魏忠賢下哺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