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东通宝的意思、海东通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东通宝的解释

宋 时 高丽 铸造的钱币。《宋史·外国传三·高丽》:“ 崇寧 后,始学鼓铸,有‘海东通宝’、‘重宝’、‘三韩通宝’三种钱,然其俗不便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海东通宝”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海东通宝”是朝鲜高丽王朝铸造的古代钱币之一,主要用于市场流通和赏赐朝臣。其名称中的“海东”意指高丽位于黄海以东的地理位置。

二、历史背景与铸造时间

据《宋史》记载,高丽王朝在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开始学习中原鼓铸技术,并发行了包括“海东通宝”在内的三种钱币(另两种为“重宝”和“三韩通宝”)。这标志着高丽货币制度的转型。

三、钱币特征

  1. 形制:仿照宋朝钱币样式,面文有篆、隶、真、行四种书体,其中篆书最为精美。
  2. 版式:多为旋读(文字环绕方孔排列),少量为直读(上下右左顺序)。
  3. 规格:重量约2.6-3.2克,光背无纹饰,铸造工艺较统一。

四、流通与文化意义

尽管铸造量较大,但受限于当时高丽民间以物易物的习俗,实际流通范围有限。现存世量较多,是研究东亚货币史的重要实物。

五、现存情况

目前该钱币在收藏市场仍较常见,不同书体版本的价值差异显著,篆书版因艺术性高更受青睐。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部史料及钱币研究资料,如需更详细文献记载可参考《宋史·外国传三·高丽》。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海东通宝》是什么意思

《海东通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是民间流通的货币通称。通常指的是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在海东地区(今属青海省)发行的货币。

《海东通宝》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海东通宝》的拆分部首是 "日",它的笔画数是4画。

《海东通宝》的来源

《海东通宝》这个词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在海东地区的货币发行。作为一种流通货币,它在海东地区发挥了经济交流和贸易便利的作用。

《海东通宝》的繁体

《海东通宝》的繁体字为 "海東通寶"。

《海东通宝》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海东通宝》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通常写作 "海东通寳"。

《海东通宝》的例句

1. 收藏家珍藏了一枚珍贵的《海东通宝》铜币。

2. 这枚《海东通宝》在古代的交易中起到了重要的货币作用。

《海东通宝》的组词

1. 海东:指青海省地区。

2. 通宝:指流通的货币。

《海东通宝》的近义词

1. 日宝

2. 当代通宝

《海东通宝》的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