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政的意思、参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政的解释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affairs] 参与政事

详细解释

(1).官名。 宋 代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 元 于中书省、行中书省,皆置参政,为副贰之官。 明 于布政使下置左右参政。 清 初,各部也设参政,后改侍郎。 袁世凯 统治时期设参政院,所指派的成员亦称参政。

(2).指参加政治活动。 ********* 《战后之妇人问题》:“妇人参政的运动,也是本着这种精神起的。” 丁玲 《母亲》二:“他们也谈书,做许多事,还要参政昵。”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参政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参政”是汉语中由“参”与“政”组合而成的动词性短语,指个人或团体通过合法途径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行为。其核心含义包含三个层面:

一、词义溯源

“参”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相谒也”,引申为介入、加入之意;“政”本指匡正、治理,后专指国家治理事务。二者结合最早见于《后汉书·袁绍传》中“参议政事”的记载,指臣僚参与朝政讨论。

二、现代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参政特指“通过法定程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具体表现为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担任公职、参与政策建议等行为。该词在现代语境中强调公民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三、实践形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中国公民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渠道实现参政权利,具体包含人大代表提案、政协委员建言、社区议事协商等形式。

网络扩展解释

“参政”一词具有双重含义,需结合历史与现代语境理解:

一、基本含义

指参与政治事务及国家政权的管理决策,既是公民权利也是义务,体现了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现代语境中,常指公民通过投票、提案、监督等方式参与公共事务。

二、历史官职

  1. 宋代: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与同平章事等合称“宰执”,范仲淹、欧阳修等曾任此职。
  2. 元明清:中书省、布政使司下设参政,属副职官员,清代后逐渐废除。
  3. 近代:袁世凯时期设参政院,成员称参政。

三、现代政治参与

  1. 公民层面:包括选举、建言献策、社会监督等行为,李大钊曾推动妇女参政运动。
  2. 民主党派:特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政治协商参与国家管理,如政策制定、法律审议等。

四、重要性

通过参政实现民意表达,促进政策科学化(如学者参政提升决策质量),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习故百堵抱肚倍畔背眼标售壁挂博劳蟾盘充馁搊趣川阜词库點白钉铰低压冬叶番阴符吏觥筹交错寡剌旱荒黑路晋鼎进干锦囊佳句救挽驹跋濬房刻记琅珰罍斝六参官柳风柳门竹巷沦隐洛荒美雨欧风暮商拟程赔释坯模扑楞清风岭穷鸟曲躬躬辱汙神飞色舞世济其美税卡素习太极天杪调和鼎鼐鼍皷亡军汙秽无灰酒闲非闲是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