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故实的意思、故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故实的解释

(1).有参考或借鉴意义的旧事。《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 韦昭 注:“故实,故事之是者。” 唐 皎然 《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诗:“故实刊 周 典,新声播 鲁 诗。”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这一种办法,是比 日本 大有进步的,我现在提出来,以存 中国 文网史上极有价值的故实。”

(2).出处;典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著述详考故实》:“每有赋咏及著譔,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 秦 与 叔党 诸人检视而后出。”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偶凭杨柳藏春色,为忆 钱唐 是故乡’二句,皆用 苏小 故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 崑崙山 与 西王母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故实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场的历史语汇,既指代客观存在的史实依据,又包含文化系统中的典故体系。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其注疏将"故实"解为"故事之是者"(来源:汉典 zdic.net/hans/故实),强调历史真实性的核心特征。

在语义演化过程中,故实逐渐形成两个维度:其一为典章制度的实体记载,《国语·周语上》所述"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即属此类;其二指诗文创作中的典故运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评杜甫"无一字无来处"正是这种用典传统的典型体现(来源:教育部《国语辞典》修订本)。

从训诂学角度分析,《说文解字注》将"故"释为"使为之也","实"训作"富也",二字合体构成"使事象充盈"的复合意象。这种词源结构决定了故实在语言运用中兼具实证性与隐喻性的双重特质,既要求事实依据的可考性,又承载文化记忆的传承性(来源:中华语文知识库)。

现代汉语语境下,故实常出现于学术考证与文学批评领域。如钱钟书《管锥编》论及典故运用时强调"故实须如盐着水,知味而不知盐",形象揭示了这个词汇在文脉传承中的溶解与再现规律(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ctext.org)。

网络扩展解释

“故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历史事实或旧事
    指过去具有参考或借鉴意义的事件,多用于文献或正式语境。例如《国语·周语上》提到“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此处“故实”即指前人留下的可靠历史经验。

  2. 出处或典故
    特指诗文、言论中引用的经典依据。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提问“傀儡子为郭秃”是否有“故实”,即询问该说法的典故来源。

二、用法与示例

三、总结

“故实”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既可指代客观史实,也可用于考据典故来源,常见于学术、文学及正式文本中。其权威解释可参考《国语》《颜氏家训》等经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事通邦土並驅闭蛰出谋献策弹斤估两道殣凋替丁字步狄人底下反常现象番直肺腑交飞檄飞鱼族纷繷辅嗣归愆化鹤花精虎节家産江帆剿擒节使剧骖菊枕肯定类义铃驺林落利入利舌没理论名公巨卿墨家女师贫难青瑶简轻庸秋暮日域弱习事无巨细收管收贿双井酥融筒簟王税望宗未兆乌驳无扎垫暇遑嚣凌狎侮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