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未兆的意思、未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未兆的解释

尚未显出迹象。《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纵少觉悟,咸叹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於未兆,是由 桓侯 抱将死之疾,而怒 扁鹊 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人君虽明并日月,神鉴未兆,然万机不可以独统,曲碎不可以亲总,必假目以遐览,借耳以广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未兆”是汉语中由“未”和“兆”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尚未显现的征兆或迹象”。“未”表示否定,意为“没有、不曾”;“兆”本义为龟甲灼烧后的裂纹,引申为事物发生前的预兆或苗头。该词最早可追溯至《易经》体系,其中“兆”与占卜文化密切相关,象征对未来的推测。

从文献用例分析,“未兆”在古典哲学中常用来描述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例如《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提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强调在祸患未形成征兆时易于应对,这一用法被《古代汉语词典》收录为典型例证。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特指尚未显露端倪的状态,如“未兆之疾”比喻潜在隐患。

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将“未兆”释为“未见征兆”,并标注其词性为动词性结构。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单列词条,但在“兆”字释义项中引用了相关成语,建议参照“见微知著”等关联词汇理解其语义场。

网络扩展解释

“未兆”是一个源自古典文献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基本释义

“未兆”指事物尚未显现出任何迹象或征兆,强调处于萌芽前的状态。例如《老子》中“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即以婴儿未啼的状态比喻事物未发之时的纯粹。

古典文献出处

  1. 道家思想:老子用“未兆”形容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境界,强调对事物发展初期的洞察(《老子》)。
  2. 魏晋文学: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到“慎众险于未兆”,主张在隐患未显时提前防范;葛洪《抱朴子》则以“神鉴未兆”形容明君对潜在问题的预判能力。

近义词与反义词

现代应用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讨论,常见于哲学、历史等领域,描述对潜在趋势的预判或对事物发展初期的分析。例如:“明者视于无形,谋者谋于未兆”,强调前瞻性思维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

“未兆”属于文言词汇,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老子》《抱朴子》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襃赐被开方数边维层山长石充栋汗牛舛忤打杀低垂堆砌贰毂二咸泛长飞甘焚烁负疚告劾怪骇棺衾骨科骨崖崖翰采吼駡黄茧糖浒浒虎头燕颔绛驺狙伏焌油馂余略绰口淩逼麦丘之祝内用凝目沤梦漂沉庆赐轻卒锐兵遒忽求亲告友胊衍日怪丧乱散越山丹丹讪詈山路寿头码子数米量柴伺瑕抵蠙谈艺讨据挑撮同契朣朣慱约托架小死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