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犷俗的意思、犷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犷俗的解释

(1).犷悍的习俗。《后汉书·祭肜传论》:“﹝ 肜 ﹞临守偏海,政移獷俗。”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噫和风于穷荒,则桀驁化而獷俗淳。” 清 戴名世 《纪红苗事》:“化其獷俗,柔其暴心,示之以君臣上下之礼,颁之以冠昏丧祭之制……是在命世之王者矣。”

(2).指粗豪的风格。 赵朴初 《云南博物馆观担当和尚画》诗:“ 担当 画笔自淋漓,粗乱偏饶嫵媚姿。可怪盛名归獷俗,神清意远几人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犷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ǎng sú,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犷悍的习俗
    指某个地区或群体中存在的粗野、强悍的风俗习惯。例如《后汉书》提及“政移犷俗”,白居易诗中用“桀骜化而犷俗淳”描述通过教化使蛮荒习俗变得淳朴。

  2. 粗豪的风格
    多用于形容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粗犷豪放风格。如现代诗人赵朴初评价画作时提到“盛名归犷俗”,暗含对过于粗犷风格的反思。


二、延伸与语境


三、古籍例证


“犷俗”既可指代粗犷的民风习俗,亦可形容艺术风格的豪放不羁。其用法多与历史、文化背景相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侧重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犷俗》的意思

《犷俗》是一个中文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粗俗和不文明,背离道德规范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犷俗》的部首分别是“犭”和“⻏”,其中“犭”表示与狗有关,也代表着凶猛的动物;“⻏”则代表珍贵之物。

《犷俗》一词共有12个笔画。

来源及繁体

《犷俗》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与儒家文化有关。犷本意为凶猛,俗则为文化的反义词。

在繁体字中,《犷俗》的写法为《犷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犷的写法为⺟加夅,而俗的写法为人加⺧。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那么犷俗,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2. 这个节目的内容简直犷俗至极,完全背离了文明社会的标准。

组词

1. 犷猛:形容凶猛而勇猛

2. 俗气:形容缺乏品味或是不雅的

3. 犷直:形容直率而坦诚

4. 俗话:民间流传的俗谚

近义词

1. 粗俗:形容言行不文明,没有修养

2. 邋遢:形容穿着不整洁,不讲究卫生

3. 庸俗:形容平庸而媚俗的品味和行为

反义词

1. 文雅:形容有修养、优雅、不失风度的

2. 高尚:形容思想、道德等方面纯净,崇高

3. 典雅:形容美丽、庄重而高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