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规警的意思、规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规警的解释

亦作“ 规儆 ”。规劝警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 杜陵 《冬狩行》曰:‘草间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 咸阳宫 。’规警将帅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次作《諭民诗》五十絶,不事风雅,皆流俗易晓之语,俾之讽咏,以申规警。” 宋 吴聿 《观林诗话》:“虽无规儆之风,亦无佞諛之辞,独敍叨冒愧惭而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规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uī jǐng,其核心含义是“规劝警戒”,即通过提醒、告诫的方式使人保持警惕或修正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该词: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析

  1. 词性用法
    通常作动词使用,强调主动的劝告行为。例如:

    “杜陵《冬狩行》曰:‘草间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规警将帅也。”(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意为通过诗句劝诫将帅。)

  2. 历史渊源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如规劝君主、将领或民众。例如:

    宋代文莹《玉壶清话》提到“作《諭民诗》以申规警”,即以诗歌形式教化百姓。


三、使用场景


四、总结

“规警”强调通过规则或道理进行主动的提醒和约束,既有历史文献的严肃性,也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多种场景。其核心在于“以理服人”的劝诫方式,而非强制手段。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规警的意思

《规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规”表示规范、规则,而“警”表示警戒、警觉。综合起来,《规警》的意思是遵守规则并保持警惕。

拆分部首和笔画

《规警》可以拆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其中,“规”的部首是“见”,总共有六个笔画;“警”的部首是“言”,总共有七个笔画。

来源

《规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的“观卦”。在这个卦象中,上卦是“巽”,下卦是“坤”,形成了“巽达而上下应”的状态。从这个卦象中,人们获悉到了观察和警惕的重要性,因此产生了《规警》这个词。

繁体字

《规警》的繁体字为「規警」。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规警的写法可能有些差异。在《说文解字》中,提到了《规》字的古代写法,类似于「規」。而《警》字没有出现在《说文解字》之中,因此我们无法确定古代的写法。

例句

1. 在这个组织中,我们要时刻遵守《规警》,保持秩序和纪律。

2. 老师提醒学生们要保持对陌生人的警惕,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组词

1. 规律:意思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或顺序发展。

2. 规范:意思是按照既定的标准或规则进行。

3. 警觉:意思是保持警惕、警觉。

近义词

1. 规矩:意思是守规矩、遵守规则。

2. 规则:意思是一种定期、行为上可依循的原则或准则。

3. 警惕:意思是保持高度警觉,防备可能发生的危险。

反义词

1. 放任:意思是不加任何限制或约束。

2. 忽略:意思是不予理睬或重视,轻视、漠视。

3. 掉以轻心:意思是对于重要或严肃的事情不加以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