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献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予闻君子乐奋节以显义,烈士甘危躯以成仁。”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危躯授命,知足免戾。”
“危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综合解析:
基本含义
指身体或生命处于危险境地,形容人面临威胁或处于生死关头的状态。例如:“地震中,救援人员以危躯拯救受困者”。
文学引申义
在古典文学中,常引申为甘愿冒险或献身以成就大义。如三国时期曹植的诗句“烈士甘危躯以成仁”(《七启》),即强调为仁义而主动置身险境。
需注意语境差异:日常表达中多指危险状态,而古文引用时侧重献身精神。
危躯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危和躯。
危字的部首是皿(wǒ),共有十画。危字的拆分组成部首是:ㄒ和⺈。ㄒ是危字的左部分,⺈是危字的右部分。ㄒ的拆分组成部首是:丨和一。丨是ㄒ的上半部分,一是ㄒ的下半部分。
躯字的部首是身(shēn),共有十一画。躯字的拆分组成部首是:身和卜。卜是躯字的左部分,身是躯字的右部分。
危躯的含义是指身体的危险或脆弱的状况。这个词也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处于危险中,可能受到伤害的状态。
危躯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古代,这个词的写法和现在有所不同。以繁体字来说,危字的写法是「危」,躯字的写法是「軀」。
以下是一些使用危躯这个词的例句:
1. 他毫不顾忌地冲进了火海中,为了拯救危躯中的受困者。
2. 我们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危躯,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
组词:危险、危机、身躯、躯壳、躯体
近义词:脆弱、易损、危急
反义词:安全、健康、稳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