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寂的客舍。 唐 许浑 《瓜州留别李诩》诗:“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 宋 秦观 《踏莎行》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清 黄景仁 《春夜杂咏》:“轻阴积孤馆,枕簟流微凉。” ********* 《客感寄某》诗之一:“一夜秋风兰蕙折,残星孤馆梦无成。”
“孤馆”是一个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孤馆”指孤寂的客舍或旅馆,强调环境的冷清与旅人的孤独感。该词常出现在诗词中,用于烘托羁旅愁思或漂泊无依的心境。
孤独与寂寥的象征
如宋代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通过“孤馆”与“春寒”“斜阳”的意象叠加,强化了谪居的凄凉。
羁旅漂泊的写照
唐代许浑《瓜州留别李诩》写道:“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以孤馆与风雨呼应,表现旅途的艰辛。
情感载体
清代黄景仁《春夜杂咏》中“轻阴积孤馆,枕簟流微凉”,借孤馆的寂寥暗喻内心的孤寂。
“孤馆”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承载着诗人对孤独、漂泊的深刻体验。如需查看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孤馆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孤指的是独自、独立、孤独的意思,而馆则指的是房屋、建筑物。因此,孤馆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个独自独立的房屋或建筑物。
孤馆的第一个字“孤”是由“子”和“光”两个部首组成,共有4个笔画。第二个字“馆”是由“香”和“宀”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3个笔画。
孤馆这个词源于《庄子·天下篇》:“大庙渐盛,山林渐少,丘墟渐少,孤馆、食丧之居渐起。”繁体字“孤館”可见于古代文献和部分中文书籍中。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式和现在有所不同。以孤馆为例,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是连续书写,没有间隔。且字形比现代的字体更加繁复,线条更加曲折,字形变体更多。
1. 村庄外有座孤馆,是一个隐逸者修行的地方。
2. 这里曾经是一处孤馆,经过多年修缮已成为旅游景点。
孤独、孤岛、孤儿、馆舍、馆员、馆藏
独宅、独栋、单户
群馆、多层建筑、乡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