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分类的意思、分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分类的解释

[classify;assort] 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把邮件分类

详细解释

按事物的性质划分类别。《书·舜典》附亡《书》序:“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 孔 传:“生,姓也,别其姓族,分其类使相从。” 唐 白居易 《唐故湖州长城县令赠户部侍郎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并序》:“ 唐 虞 之际,因生为 姜 姓。暨 周 封 齐 ,分类曰 崔 氏。” 马南邨 《燕山夜话·选诗和选文》:“所谓‘诗’,所谓‘文’,究竟应该如何区别?它们的体裁和形式又应该怎样分类?实际上这是自古迄今争论未决的问题。” 成仿吾 《长征回忆录》十:“找出一些认识的,*********的野菜,挖出带回来,分类洗干净,煮着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分类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根据事物的属性、特征或关系进行系统划分与归类的行为或结果。其核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础释义

  1. 划分归类

    指按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等标准进行区分和归纳,形成有序的类别体系。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应用场景:图书分类法(如中图法)、生物物种分类、商品品类管理。

  2. 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

    作为认知工具,分类需遵循统一标准和互斥原则,确保类别间界限清晰。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要求子项不相容且穷尽母项。”


二、学术扩展释义

  1. 知识组织基础

    分类是人类知识系统化的基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首创部首分类法,将汉字按形旁归为540部,奠定字典编纂范式;现代学科体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亦依赖分类构建知识树。

  2. 动态认知过程

    分类标准随认知深化而演进。例如生物学从林奈的形态分类,发展为结合遗传基因的现代系统分类,体现科学认知的迭代性。


三、应用场景与实例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3.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4. 陈世骧. 《进化论与分类学》. 科学出版社, 1987.
  5.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0.

(注:部分古籍及专业文献无在线链接,引用采用标准文献著录格式以确保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分类”指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或属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过程。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以下是其核心解释与典型应用场景:

一、基础定义

分类是通过设定标准,将复杂对象系统化归类的行为。例如:将动物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等,依据的是生理结构、繁殖方式等特征。

二、学科应用

  1. 生物学
    林奈分类法界定了“界门纲目科属种”层级,如将人类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

  2. 信息管理
    图书馆采用《中图法》对书籍编码(如G代表文化教育类),方便检索与管理。

  3. 数学与计算机

    • 集合论中按元素属性划分子集
    • 机器学习通过算法(如决策树、SVM)实现数据自动分类。

三、现实意义

四、分类原则

需满足互斥性(对象仅属一类)与完备性(所有对象均有归属),例如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设计同时满足这两大原则。

别人正在浏览...

吧吧采木常纪常郊伧歌乘风转舵陈情当昔大器晚成钓家东陵道东门眼断红鹅毛芳茵负重涉远根捕更鼓国王贺词衡鉴呵祝婚戚椒兰室廑身禁运揽权劳动模范龙阮毛儿八分没后程眉结面赪颈赤庙院摸底旁遑僻径前阵起联青梯拳局铨历瘸狼渴疾人事物稔衅桑主瑟歌食饭时习谁行黍稷髫齓晚生为什么卧榻之侧,岂容酣睡沃野千里五纯无害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