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绢的意思、官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绢的解释

官府的绢帛。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枚,青氊牀褥三具,官绢五百疋,钱六十万。”《晋书·庾冰传》:“ 冰 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中子 袭 尝贷官绢十匹, 冰 怒,捶之,市绢还官。”《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业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疋与之,拒而不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官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官绢”指官府的绢帛,即由政府机构生产、管理或作为赋税征收的丝织品。在古代,绢帛不仅是重要物资,还常被用作货币等价物或赏赐品。

二、历史背景与文献例证

  1. 三国时期:曹操在《与太尉杨彪书》中提到“官绢五百疋”,作为赠礼之一。
  2. 晋代:《晋书·庾冰传》记载官员之子借贷官绢十匹,其父严令归还,体现对官绢管理的严格。
  3. 北齐:《北齐书》描述清官孟业拒绝同僚私分官绢的行为,反映其廉洁品质。

三、现代引申义

查字典等资料提到,“官绢”可比喻来自上级或权威机构的特殊赏赐、资源分配。例如现代语境中,可能用于形容政府专项拨款或特殊政策支持。

四、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中的官绢使用案例,可参考《三国志》《晋书》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绢:意义和来源

官绢(guānjuàn)是指官府所制作的丝织品,也可泛指皇室或贵族所用的精美丝织品。这种丝织品质地优良,纹样精美,被广泛用于官方礼仪、装束、御供以及贵族的服饰等方面。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绢的拆分部首为“丨”(zhù),由左右两个一画的竖在中间位置组成。笔画数为10,其中“官”的部分包括6笔(宀:3笔,丶:1笔,一:1笔,丨:1笔),“绢”的部分包括4笔(纟:3笔,千:1笔)。

繁体字

官绢的繁体字为「官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官和绢的字形有所不同。官的字形为「宀」上方有一个横笔,下方有一个竖笔,代表房屋;绢的字形为「纟」上方有两个横笔,下方有一个竖笔,代表丝绸。现代常用的字形源于清代刻书体,经过改革逐渐统一为现代字形。

例句

1. 他身穿一件华丽的官绢长袍,彰显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2. 在皇宫中,只有皇帝才能穿官绢来展示威严。

组词

官阀、官袍、绢帛

近义词

官纱、官布

反义词

民绢、庶绢

别人正在浏览...

百斛百人败阵爆肚[儿]被垒鬓雪侧附长鼓谗客崇阿畴野蹴躢刀笔士嫡孽渡假朵楼返本还元凤衾棼扰负弦浮用改火给授龁痡遑盬皇居湖笔晦雺蛱蝶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胶枣今非昔比井落津送酒祸钧折行仓开采扣眼,扣眼儿龙虎风云绿葱葱妙着灭景追风凝霜排尾蟠旋破脸浅熟懃顺沙帽身名俱泰食饵松丸太阳草通虏枉木望眼巴巴舞智献囚显职邪魔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