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献囚的意思、献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献囚的解释

犹献俘。《诗·鲁颂·泮水》:“淑问如 皋陶 ,在泮献囚。” 郑玄 笺:“囚,所虏获者。” 清 戴名世 《<李太常案牍>序》:“然而献囚必於泮宫者,岂非以献囚固所以为教?” 清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献囚泮水,偃伯 灵台 ,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于无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献囚”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理解:

一、基本释义

“献囚”指古代战争胜利后,将军队俘虏的敌人进献于宗庙或朝廷的仪式,属于军事礼仪的一部分。该词最早见于《诗经·鲁颂·泮水》中的“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郑玄注解为“囚,所虏获者”,即俘虏()。

二、历史背景与用途

  1. 军礼象征:凯旋时通过献囚展示战功,彰显武力威慑()。
  2. 宗庙祭祀:俘虏被献于泮宫(古代学宫)或灵台,兼具祭祀与教化的意义,如清代戴名世提到“献囚固所以为教”()。
  3. 文献记载:除《诗经》外,《中西纪事》等古籍也使用该词,例如“献囚泮水,偃伯灵台”()。

三、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四、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献囚”解释为“主动投降成为囚犯”,但根据《诗经》及历代注疏,其核心含义应为“进献俘虏”,而非自我牺牲行为。需以高权威文献为准()。

总结来看,“献囚”是古代军事胜利后的一种礼仪性行为,兼具战功展示和文化象征意义,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其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献囚》的意思

《献囚》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为以囚犯作为祭祀或仪式的献品。

部首和笔画拆分

《献囚》的部首是犬部和囗部,总共有20个笔画。

来源

《献囚》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古人常常将囚犯作为一种特殊献品,用于祭祀神灵或进行其他宗教仪式。这种做法在古代很常见,因此形成了这个词。

繁体

《献囚》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獻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献囚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大致上是相似的。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獻囚」,而《说文解字》中则写作「獻㝂」。

例句

1. 在古代,献囚是一种常见的祭祀方式。

2. 因为犯了重罪,他被判以献囚的身份。

组词

献囚没有常见的组词。

近义词

献俘、献囚可以作为近义词使用,意思相近。

反义词

无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