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发扬光大。《陈书·废帝纪》:“克嗣洪基,光宣宝业,惠养中国,绥寧外荒。”
“光宣”是汉语中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合称,指代中国清朝末期的“光绪”与“宣统”两个年号。其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历史分期
“光”指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宣”指宣统帝(1908年-1912年在位),即末代皇帝溥仪。两朝共37年,是清王朝由改革转向崩溃的关键时期。据《中国历史年表》记载,这一时期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
文化语境
在文献中,“光宣”常作为时间定语,如“光宣年间”“光宣诗人”等,用于界定晚清至民初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清史稿》提及“光宣之际,新政频行而国势日衰”,体现其时代特征。
文学与学术研究
近现代学者常用“光宣”代指清末文学流派,如陈衍《石遗室诗话》将“同光体”诗歌的创作延续至宣统年间,故部分研究扩展称为“光宣体”(参见《晚清文学史纲》)。
考据来源
“光宣”作为专名,可见于《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及《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等权威辞书,释义均强调其历史断代意义。
“光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陈书》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败沮白鳝镳镳并头红餐风啮雪蝉衫麟带彻悟创获寸田尺宅抵陒谛妄帝运杜学分散刚很光化桂板还香愿黄缣湔涤解铃须用系铃人巾卷浸薰讥视绝长补短抗越科参可憎才诳謼烂银老师傅脸嫩龙攒艛舰鸾凤友緑瓷毛囊濛濛愍念女花泼冷水骞期清寂日增月盛容易三长月三坟善罢罢休山黛时直说是宿憾铁峡汙劣物音飨劳闲冗衔位歇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