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衮钺的意思、衮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衮钺的解释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衮鉞中严於笔削,丝纶下逮於兜离。” 梁启超 《上鄂督张制军书》:“上畏昊天之视听,下思良史之衮鉞,则亡羊补牢,今犹可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衮钺(gǔn yu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面义与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面义解析

  1. 衮(gǔn)

    指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级官员)穿戴的绣有卷龙图案的礼服,象征尊贵与权力。

    来源:《汉语大词典》释“衮”为“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

  2. 钺(yuè)

    古代兵器,形似斧而较大,多为青铜或铁制。在礼制中,钺是王权、军权的象征,常由君王授予重臣以示征伐之权。

    来源:《汉语大词典》载“钺”为“古代兵器,青铜制,圆刃或平刃,安装木柄,持以砍斫”。

二、引申义与核心含义

衮钺合称,喻指“褒贬赏罚” 的二元权力:

三、文化语境中的运用

在传统文献中,“衮钺”多用于形容史家笔法或权威评判:

四、词源考据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冕服有庸,斧钺有节”,后经汉唐典籍融合为固定概念。宋代朱熹《通鉴纲目》序言明确以“衮钺”喻史家褒贬,成为后世通用义。

来源: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衮钺连用,始于史评文献,取礼法并施之意。”

衮钺的核心语义是通过礼法象征(衮衣与斧钺)指代“赏罚并行的权威评判”,深植于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史学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衮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ǔn yuè,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 象征君主权威与权力
    “衮”指古代君主的礼服,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威严;“钺”是古代兵器,代表军事权力和刑罚。二者结合,形容君主或统治者集威严与实权于一身,权力不可侵犯。

  2. 引申为褒贬评价
    古代以“赐衮衣”表彰功绩(嘉奖),以“授斧钺”象征惩罚或征伐权(贬斥)。因此,“衮钺”也被用来指代对人物或事件的褒贬评判。例如明代张居正曾用“衮鉞中严於笔削”表达史书评价的严谨性。


用法示例

注意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侧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宝凤薄耆巢书赤杨储闱楚幽第六感觉断裳臑鼈反目成仇饭牛屠狗風磨浮报副歌高驰跟底鲠涩隔越挂鞭憨戆黄帝冢隳胆抽肠诨经嘉笾迹访激勉惊湍均停戡戮窟儡子硱磳泪华雷泉流赭明祠鸣和模传谟觞瓢泼大雨前言往行迁易七老会轻素青殷汔再汔四三不主义扫穴犁庭事效十斋衰损顺济丝帛诵览恬不为意田里铁马铜壶门吞爻瓮声瓮气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