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骨肋的意思、骨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骨肋的解释

犹骨气。《朱子语类》卷一一七:“ 正思 可惜!有骨肋,有志操。若看道理,也粗些子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分析,“骨肋”一词的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骨肋”属古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已罕用。其含义需拆解分析:

  1. 字义基础

    “骨”指骨骼(《说文解字》:“肉之覈也”),“肋”特指人体胸廓两侧的肋骨(《玉篇》:“肋,胁骨也”)。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2版)中华书局,2010年

  2. 词义构成

    作为并列结构复合词,“骨肋”可指:

    • 肋骨实体: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载“胸骨下至肋骨,统称骨肋”,指胸廓骨骼结构

      来源:《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 瘦削体态:引申形容人消瘦显露肋骨,如古文献“形销骨立,历历见骨肋”

      来源:《古汉语通假字大字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

二、文献用例

  1. 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灵枢》载:“缺盆以下至骨肋,长一尺二寸”,此处“骨肋”指可触及的肋骨部位。

    来源:《黄帝内经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 文学描写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有“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瘦怯凝寒,几不任骨肋”之句,以“骨肋”凸显人物纤弱之态。

    来源:《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三、语义演变

该词消亡原因有三:

  1. 医学术语精细化:现代解剖学以“肋骨”(costal bone)替代模糊指称
  2. 语用功能弱化:形容消瘦时多用“瘦骨嶙峋”“肋骨毕现”等白话表达
  3. 双音化趋势:单音节词“肋”已可独立表意(如“肋软骨”“肋膜炎”)

注:因“骨肋”属历史词汇,现代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释义依据古籍文献及专业辞书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骨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读音存在不同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读音与核心释义

  1. 读音分歧

    • 多数来源(如、5、6)标注拼音为gǔ lèi,强调其与“骨气”相关的含义。
    • 个别来源(如)注音为gǔ lè,释义偏向“重要支撑部分”,但此用法较罕见且未见于权威典籍。
  2. 主流含义
    根据《朱子语类》及多个词典解释,“骨肋”意为“骨气”,指人的品格、气节或刚正不屈的精神。例如:“正思可惜!有骨肋,有志操。”(《朱子语类》卷一一七)。

二、其他可能释义

部分来源(如)提及“骨肋”指“事物的核心支撑部分”,类似“骨架”的引申义,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或权威用例佐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朱子语类》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棃姨百利把牢宝猊悖畔长目飞耳僝骤春工丹洞单破點歌抵足谈心敦煌五龙二中附饰赋形功位关雎贵足滑鱼隳裂护路林坚利蹇然歼夷嘉向寄放积恋金刀巾帨金庭看客麟服灵敏捻金女童破冢书跷怪蛩蟁毡人落人心如面三失糁糁收缆曙河税侩摅吐四陈探戈套换铁砧同共椭球献琛详视崄涩枭决枭悬戏彩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