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ave with;leave in the care of] 寄存
把箱子寄放在朋友家
(1).暂时存放。《水浒传》第二二回:“众人登场了当,尸首把棺木盛了,寄放寺院里,将一干人带到县里。”《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排插后面还寄放着一个説煞説不清的 安公子 ,还得合他费无限的唇舌。”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这三只鸡不是我的,是 陈金福 托我拿来寄放在你们这里的。”
(2).犹寄托。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有时候我们妇女的希望,差不多就完全寄放在自己的儿女们身上。”
寄放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寄放(jìfàng)指将物品暂时托付给他人或某处保管,强调物品所有权未转移,属临时性委托行为。
词性:及物动词
结构:联合式(“寄”含“托付”义,“放”表“安置”义)
侧重短期保管,常见于公共场所(如超市储物柜、车站行李处),隐含付费或标准化管理性质。
例:行李箱可寄存于机场服务台。
强调物品的安置状态,时间可长可短,保管人可为机构或个人,所有权归属无特定限制。
例:贵重物品存放于银行保险箱。
临时托付朋友照看宠物(寄放宠物)、旅行时委托邻居收快递(寄放包裹)。
酒店为顾客提供行李寄放服务、健身房会员寄放随身物品。
古籍中偶见“寄放银钱”表述(如《红楼梦》),现代多使用“托管资金”等术语。
权威来源:
释义综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598页(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及《汉语大词典》释义框架。词典定义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官网或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平台验证。
“寄放”是一个动词,指将物品或人物暂时托付给他人保管或安置,常见于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寄放”由“寄”(托付)和“放”(安置)组成,核心含义是暂时性的托付行为。例如将行李托付给朋友、贵重物品存放在指定地点等。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学出处,可参考《水浒传》《儒林外史》等作品,或查阅词典进一步扩展。
挨打背道而驰步行残阳僝功传看出海出走斗筲发程番阵附名赶山鞭搞活经济过名寒冻寒蔬寒岁红霉素毁家纾国回生起死汇演灰汁肩摩毂击鲛国经解惊浪警拗进退狐疑咎败旧第刻即捆心两火一刀烈烈利榷龙蛇阵免解进士泥醉嘺嘺唶唶七宝羹清静无为倾偃稍黩筐篚食羊钱势至水尺头上着头土塍推敌吐决兔丘遗大未免翁主问头纤侧乡语闲杰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