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t others before oneself] 优先考虑他人利益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汉· 班昭《女诫·卑弱》
谓优先考虑他人利益。语出《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6*民作让。”《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 北齐 魏收 《枕中篇》:“自我及物,先人后己。” 宋 叶适 《长潭王公墓志铭》:“其恭孝和敏,先人后己,通有共无,出于天性。”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我说你先把自家的稻种舀出再分,你说不好,要先人后己。这阵好,看弄得自家不够了吧!”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先人后己汉语 快速查询。
“先人后己”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指在利益或行动上优先考虑他人,将自己的需求或利益置于他人之后。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拆分:
深层意义:
体现了一种无私、利他的价值观,常用于赞美个人在道德层面的高尚品质,如谦让、奉献、关爱他人等。
这一成语深刻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集体主义与道德修养的重视,既是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倡导的价值观。
《先人后己》是一个成语,意为在行事、做人的时候要先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自己的利益排在后面。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
《先人后己》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先”、“人”和“后己”。其中,“先”是由“先”和“叉”两个部首组成,共4画;“人”是由“人”部首构成,共2画;“后己”是由“彳”和“己”两个部首组成,共3画。整个成语一共有9画。
《先人后己》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季氏》篇。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们提出的教育要求和行为准则。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流传和使用,成为人们谈论道德和行为的重要词语。
《先人后己》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先人後己」。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先人后己》这个成语在古代的汉字写法是「先人后己」。
他的行为一向秉持着先人后己的原则。
成语:先礼后兵、先发制人、后悔莫及。
相爱如宾、亲仁善邻、仁人志士。
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只顾自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