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桂圆的意思、桂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桂圆的解释

(1) [longan] 龙眼

(2) 与荔枝相近的一种果实,它由东印度群岛的一种乔木(Enphoria longana)产生。这种果实球形,壳淡黄或褐色,质薄而光滑,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中医学上用干燥果肉入药,可补心脾、养血安神

(3) 产生龙眼果实的一种乔木

详细解释

果名。又称龙眼。果实球形,壳淡黄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可生食,亦可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食品。干桂圆肉可作药用,有补心脾,养血安神功能。 茅盾 《小巫》三:“ 菱姐 把桂圆莲子汤端上楼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桂圆是汉语中常见的名词,指代一种热带水果及其植株。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和植物学典籍记载,其含义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

一、词源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桂圆"定义为:"龙眼的俗称,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果实球形,外皮黄褐色,果肉白色多汁,味甜,可食用,也可入药。"该词由"桂"(指代珍贵)与"圆"(指果实形状)组合而成,最早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果品的分类记载。

二、植物学特征 作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学名:Dimocarpus longan),其特征包括:

  1. 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
  2.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6对
  3.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
  4. 果实为核果,直径1.2-2.5厘米 (来源:《中国植物志》第47卷)

三、药用价值 《中华本草》记载其干燥假种皮(中药称龙眼肉)具有:

四、文化象征 在民俗文化中,桂圆常作为吉祥符号:

  1. 婚俗中与红枣、花生组合,寓意"早生贵子"
  2. 年节祭祀必备供品,象征圆满
  3. 闽粤地区有"桂圆树下说丰年"的谚语 (来源:《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网络扩展解释

桂圆,又称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的果实,具有食用和药用双重价值。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桂圆是龙眼的俗称,原产于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果实呈球形,外壳淡黄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多汁味甜,可鲜食或加工成干制品、罐头等。

二、名称由来

“桂圆”一词起源于福建,因果实清香如桂花,且具有补益作用,能使人“贵体复元”,故得名。

三、营养价值

  1. 碳水化合物:每100克鲜桂圆含16.6克,可快速补充能量。
  2. 维生素:富含维生素C(约43毫克/100克)、维生素K及B族维生素,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3. 矿物质:含钾、铁、镁等元素,钾元素(248毫克/100克)有助于调节血压,铁元素可辅助补血。

四、药用功效

  1. 补气血: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归心、脾经,可改善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
  2. 安神助眠:对失眠、健忘、心悸有调理作用。
  3. 其他作用:桂圆壳可缓解头痛,核能祛湿散结,全株(叶、根)均可入药。

五、注意事项

桂圆性温,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上火,湿盛中满、痰火体质者慎用。

总结

桂圆既是甘甜水果,又是滋补药材,其名称融合了植物特性与养生价值,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文化内涵。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权威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犇骛本性难移别拗长恶不悛吵翻诚贞尘昧矗立摧裂点媂点头咂嘴底须第序放効发性风尘之言附势改口干食高位重禄供月儿垢污桂櫂孤技寒心酸鼻滑水花托精练进化吉善抉目东门谲权宽厰昆池蓝矾柳体冒犯马尾辫米糒谬解南北合作朋讐齐祠青蟹确确趋蹡三衢渗金石涵十伦睗睒死而无怨枉禁袜线无平不颇无舌下海校贯鞋弓襪浅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