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龟曳尾的意思、龟曳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龟曳尾的解释

《庄子·秋水》:“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后遂用作典故,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龟曳尾於 暘谷 之泥,则钻灼之患不至。”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龟曳尾”是一个源自道家思想的典故,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词义解释

该词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尤其强调甘于贫贱但保全自我、不受世俗束缚的状态。如《庄子·秋水》中通过“宁生曳尾于泥涂”与“死后留骨显贵”的对比,表达了道家推崇的自然生存哲学。

二、典故出处

出自《庄子·秋水》: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庄子借神龟宁愿拖着尾巴在泥中存活,也不愿被供奉于庙堂的故事,阐明“全生避害”的思想。

三、用法与延伸

  1. 文学象征:后世文人常用此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如白居易诗句“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以“龟曳尾”与“鹏背天”对比,凸显不同人生境界。
  2. 哲学内涵:强调自然无为与远离名利,与儒家积极入世形成对照,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意象。

四、近义表达

相关词汇如“曳尾涂中”(《庄子》原文)、“泥龟”(唐代寒山诗“不如归去来,识取心王好。泥龟自在行,沙鸥不须扫”)等,均体现相似意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龟曳尾(guī yè wěi)是一个描述行动缓慢的成语。它由龟、曳和尾三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龟字(guī)由“龙”部和“乌”部组成,总共有十个笔画。
- 曳字(yè)由“车”部和“巴”部组成,总共有八个笔画。
- 尾字(wěi)由“尸”部和“毛”部组成,总共有九个笔画。

来源:
《左传·庄公十一年》中的一句话“曳尾于途”,形象地描述了龟行动缓慢、拖泥带水,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行动迟缓的状态。

繁体:
繁体的龟曳尾分别为龜曳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写法会因时代而异。然而,根据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龟曳尾在古代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即龟曳尾。

例句:
他魄力不足,总是龟曳尾,不敢迈出那一步。

组词:
- 龟龙鳞凤
- 曳水行舟
- 尾大不掉
- 龟缩乌集

近义词:
- 缓慢
- 迟缓
- 行动迟缓

反义词:
- 迅速
- 敏捷
- 快速

别人正在浏览...

跋蓝産前朝伦呈纳城邑踟蛛道迹电子电压表怼恨饿殕犯威蜚览風榸俯顺赶露革出归往瑰玮匦院黑爪华篇囫囵俭陋浇薄惊川静兀兀旧腊酒类畸羡机长刻瑑刲刺陵压六府緑螘攀个大庖人僻嗜歉弊秋莲拳铳曲引屈原日环食日晕三个世界申请书识俊视生爽发蜀本竦动踏床板特长特除名亭佐顽騃圩田物态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