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ake orders from;be at one’s command]∶听从命令;听从上级或长辈的话
(2) [resign oneself to one’s fate;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听天由命;听其自然
犹从命。《礼记·祭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郑 之人入 滑 也, 滑 人听命。”《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民既孝於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若因改元大庆,赦其罪戾,遣一郎官御史,亲往宣諭,必望风降伏,讙呼听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海超勇》:“生平唯服 阿文成公 ,任其驱使辱詈,听命惟谨。” 郭希仁 《从戎纪略》:“乃以 吴世昌 令,改派 吴善卿 为各路总指挥,不听命者斩以徇。”
“听命”是一个汉语动词,读音为tīng mìng,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释:
听从命令或指示
指被动接受上级、长辈或权威者的指令并执行。例如:“下属需听命于领导安排”。此义项强调服从性,常见于正式或等级分明的语境中,近义词包括从命、遵命、遵从。
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指不主动干预,任凭事态自然发展。例如:“面对困境,他选择听命而行”。此用法多含消极或无奈的意味,近义表述为听其自然、随遇而安。
需注意“听命”与“奉命” 的区别:前者侧重被动接受,后者隐含被赋予任务的主动性(如“奉命出使”)。此外,“听命”的消极含义(如听天由命)在当代使用较少,多保留于文学或口语中。
可通过查字典等工具(如、)获取更多例句及发音细节。
听命是一个常用的词语,一般用来表示遵从或服从他人的命令或指示。它由“听”和“命”两个字组成。
“听”字是由“⺈”(耳)和“口”两个部首组成,耳代表听觉,口则代表听到的声音。它的笔画数为五画。
“命”字由“⺮”(竹)和“口”两个部首组成,竹代表有力的意志,口则代表自由表达。它的笔画数为八画。
来源方面,听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氓》篇中,泛指人民对君主的忠诚与顺从。
繁体字中,“听”与“命”的形状基本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通常和现在有所不同。在古代经典文献中,例如《康熙字典》等,字的形态、字义和读音有些许差异。然而,在现代汉字中,“听”和“命”的写法基本保持不变。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听命:
其他相关词语:
组词:听从、听从号令、听从指挥
近义词:服从、遵从、顺从
反义词:违抗、不听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