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贵无的意思、贵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贵无的解释

魏 晋 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代表人物为 何晏 、 王弼 。 晋 裴頠 《崇有论》:“察夫偏质有弊,而覩简损之善,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然滞有者全繫於形用,贵无者专守於寂寥,徒鋭偏解,莫诣正理。” 唐 李磎 《广废庄论》:“夫虚无用之心也,必凭於有者也;有之得行也,必存於虚也。是以有无相资,而后功立,独贵无贱有,固已疎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贵无”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哲学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哲学内涵

“贵无”思想主张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认为万物皆由“无”而生。这一理论源自《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强调超越具体形态的抽象本体论,将“无”视为终极存在和宇宙生成的根本依据。

二、思想源流与代表人物

  1. 理论奠基:何晏与王弼是主要倡导者,王弼通过《老子注》系统阐述该理论,提出“以无为本”的命题。
  2. 学术论争:晋代裴頠在《崇有论》中批判该思想,认为过度强调“无”会导致虚无主义,形成“贵无”与“崇有”两大派别的对立。

三、延伸含义

在特定语境下,“贵无”也可作为成语使用,表示某种珍贵事物或品质的不可替代性(如“金贵无比”),但此用法较少见且多出现于现代语境。

四、学术影响

该思想深刻影响了魏晋时期的哲学思辨,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其“专守于寂寥”,揭示了过度偏重形而上可能导致的实践缺失。

注: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学术讨论,可查阅《老子》《崇有论》等原著,或参考魏晋玄学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贵无的意思

贵无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珍贵、宝贵之物不存在、没有。它由“贵”和“无”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贵的部首是贝,总共有9画;无的部首是无,总共有12画。

来源和繁体

贵无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的字义分类书籍中,是一个古词。在繁体字中,贵无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贵无作为一个古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并没有太大变化。它的基本形状与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要世间有贵无,宝藏消失无踪。

世间上没有贵无,一切都是平等的。

组词

贵无并没有太多的常见组词。它一般单独使用,来表达某物的珍贵与存在状态。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不存在、无价。

反义词:珍贵、有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