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晷与漏。古代测时的仪器。《后汉书·律历志中》:“图仪晷漏,与天相应,不可復尚。”《新五代史·司天考一》:“晷漏正,则日之所至,气之所应,得之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职方外纪》载其地有水,一旦十二潮,与晷漏不差秒忽。”
(2).顷刻;片刻。《梁书·范云沉约传论》:“昔木德将谢,昏嗣流虐,惵惵黔黎,命悬晷漏。”《周书·王思政传》:“ 绍宗 穷急,投水而死。 丰生 浮向土山,復中矢而毙。生擒 永珍 。 思政 谓之曰:‘僕之破亡,在於晷漏。’”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荣 刻时日,晷漏无差。”
(3).指时刻,时间。《陈书·傅縡传》:“寧劳法师费功夫,点笔纸,但申於无諍;弟子疲脣舌,消晷漏,唯对於明道?”《陈书·孝行传·谢贞》:“今在忧棘,晷漏将尽,敛手而归,何所多念!” 唐 骆宾王 《姚州破贼露布》:“顾巢穴而靡依,延晷漏其何几?”
“晷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晷漏由“晷”和“漏”组成,两者均为古代计时仪器:
晷漏不仅是计时工具,更象征时间的流逝,如成语中比喻“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其精准性在古代天文、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唐代张鷟记载“晷漏无差”,体现古人对时间精确性的追求。
“晷漏”既有具体的仪器功能,又衍生出抽象的时间概念,反映了古代科技与哲学思想的交融。
晷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时间流逝,时光消逝,表示时间的推移。下面将介绍晷漏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晷漏是由“日”和“纟”两个部首组成的,总共有11个笔画。
晷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赋时》篇中:“展几之居,以莒爲宇,以晷爲台。”在古代,人们用晷漏来测量时间。
晷漏的繁体写法为“歸秝”。
在古代,晷漏的汉字写法为“歸秋”。
1. 微风拂面,晷漏如梭,岁月匆匆。
2.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晷漏不停地流逝。
晷漏可以与其他词组成不同的词组,如:
1. 晷漏如梭:比喻时间过得极快。
2. 时光晷漏:表示时间的消逝。
晷漏的近义词有“时光荏苒”。
晷漏的反义词有“时间静止”。
八卦阵鄙媟不谋参杂层闉赪肩传声器淡怀刀耕火种德胜头迴點醒店子斗鸡督眎二副肥秩乖硋官鑪钱鬼魔含怀横吹赫咤頮面溷轩活络嘉勋姬姜境象棘下生裾马襟牛郡厅魁闳吏课离旷令状绿豆糕马哥头没轻没重弄唐迁人旗脚岂有此理善罢干休山郡神鬼难测诗辞手掌心蜀椒淑然缩缩蹑蹑堂前腾翮田荡天教提备投漆婑嫷污脏宪驾齘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