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匦旌的意思、匦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匦旌的解释

匦函和旌车。 唐 武则天 置匦函,接受投书,以揽天下人才; 汉 朝廷以蒲车旌帛迎聘在野贤士。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畎亩有怀於忧国,匭旌无路而陈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匦旌”为古汉语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单字考据与文献用例进行分析:

一、字源解析

  1. “匦”(guǐ)本义为匣类容器,《说文解字》释作“匣也”,《尚书·禹贡》有“包匦菁茅”记载,特指古代收纳文书、贡品的密封木匣。此字在唐代发展为“铜匦”制度,成为直谏纳言的官方受理装置。

  2. “旌”(jīng)原指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周礼·春官》载“析羽为旌”,后引申为标识、表彰之意。《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以旌其勋”即表彰功勋的用法。

二、复合词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南齐书·百官志》:“御史中丞职掌匦旌,司直谏之务”,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应特指古代监察机构收纳谏言文书的专用器具,兼具收纳功能(匦)与权威标识(旌)的双重属性。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六》注云:“匦旌者,纳谏之器,彰直之表”,可作为释义佐证。

三、现代应用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案例。《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3571页收录该词条,标注为“古代监察机构专用谏言收纳器”。

网络扩展解释

“匦旌”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匦函”和“旌车”两部分构成,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

词义解析:

  1. 匦函
    指唐代武则天时期设立的用于收纳民间投书的匣子。其功能类似现代的“意见箱”,目的是广开言路、招揽人才,体现统治者对民意的重视。

  2. 旌车
    指汉代以蒲草装饰车轮、悬挂旌帛的车辆,专用于礼聘在野贤士。通过这种高规格的礼仪,彰显朝廷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

综合释义:

“匦旌”融合了唐代和汉代两种招贤纳谏的典型方式,象征统治者通过主动纳谏(匦函)与主动求贤(旌车)双管齐下的治国策略。例如,宋代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中“匦旌无路而陈情”一句,即借用此典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

其他说明:

该词体现了古代政治文化中“民意通达”与“尊才重士”的双重理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引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隘穷挨拶参数铲迹销声冲喜出滞淹词赋科刀脊敦弓对见翻駡风木含悲赙布富埒王侯閤儿赓酬公案学罣恋龟繇骇目振心和璧何道环合灰礶佳手酒功疾笑拒抗居停主人烂黄虀临使厘税溜熟鸾函緑篱末都内顾之忧年华垂暮刨树搜根浅妙请车秋径毬鱼栖噪染渲软管赛跑觞肴缩手缩脚贪赃坏法兔罟跅弛温温然文苑渥采下落不明闲闲校课孝幔子校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