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校课的意思、校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校课的解释

考试。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 朱公 亲为校课,帀月一举,谓之官课。延师校课,亦帀月一举,谓之院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校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考核、查验或评定(学业、政绩等)。根据古代文献及权威辞书,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一、基础释义

校课(jiào kè)

指通过审查、核对或测试等方式进行评定与检验。


二、字源与历史用例

  1. 构词溯源

    “校”与“课”均为古代考核制度常用字:

    • “校”见于《孟子·滕文公上》:"校者,教也",含教导后检验之意。
    • “课”在《汉书·京房传》中载:“房奏考功课吏法”,指按标准考核官吏。

      二字复合后,语义聚焦于系统性评定(如《宋史·职官志》载“岁校其课”)。

  2. 古籍典例

    • 王充《论衡·程材》:“儒生不习于职,长于匡救,将相倾侧,谏难不惧。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议,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阿意苟取容幸,将欲放失,低嘿不言者,率多文吏。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世之将相,各有所取。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 其中“校课”隐含对才能的核验(参考《论衡》通行本)。
    • 《后汉书·百官志》述官吏职责:“郡国岁因计吏校课”,指地方官员需接受年度政绩考核。

三、权威辞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释“校课”为“考核官吏或学生的成绩”,引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用例:“宋时士人甚重校课”。

    [来源参考: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4卷]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标注“校课”属动宾结构,义为“考核政绩或学业”,例举《资治通鉴·唐纪》:“严校课之赏罚”。

    [来源参考: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四、语义演变与现代关联

该词在当代已被“考核”“考评”等替代,但仍存于历史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中。其核心理念(如检验标准、绩效评定)延续至现代教育与管理体系,如“课程考核”“绩效评估”等概念与之渊源相通。


以上释义综合古代文献、字源考据及权威辞书,力求准确反映“校课”的历史语义与使用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校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校课”由“校”(校正、检查)和“课”(功课、学业)组成,指根据规则或标准进行检查和考核。在具体语境中,它可表示对学业、工作或事物的严格审查与评判。

二、历史用法与文献出处

清代文献中,“校课”多指定期考试。例如《扬州画舫录》记载:“朱公亲为校课,帀月一举,谓之官课。延师校课,亦帀月一举,谓之院课。”,说明古代官员或书院通过“校课”进行月度考核。

三、现代应用场景

  1. 教育领域:指学校对课程体系的修订或教学成果的评估,如“高校课程体系改革”。
  2. 自我管理:强调对个人学习或工作的持续检查,如“虽升官职,仍校课不辍”的典故。

四、近义词与扩展

五、注意事项

“校课”的“校”需注意读音,此处读作xiào(与“学校”同音),而非其他发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扬州画舫录》等历史资料,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等。

别人正在浏览...

遍及辩诉兵卒拨置藏香蚕衣乘甲称意出路催产电旌东晋东坡椅独行其道恶惮恩赉法力无边飞沙走砾佛陇赙赐高篇攻伐光私姑熟亭箭靶子袈裟截截金翅扇尽力矜疑卷云纹军饷牢城剌塔类人猿勒卒沦波恼公内酒奴颜媚骨坡颍扑刀翘首青袍御史轻妆染指于鼎惹事招非戎马生涯商鞅深感神皋收局死国外宗哇淫威裁微验无涯贤弟贤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