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器的意思、国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器的解释

(1).国家所需的器材用具。《管子·山至数》:“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财物,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君实乡州藏焉,曰某月某日。” 尹知章 注:“矩券,常券……其有皮革之类堪於所用者,所在乡州有其数,若今官曹簿帐。”

(2).旧指可以治国的人材。《荀子·大略》:“口不能言,心能行之,国器也。”《汉书·韩安国传》:“於 梁 举 壶遂 、 臧固 ,至它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颜师古 注:“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於国政也。”《晋书·庾冰传》:“顷皇家多难,衅故频仍,朝望国器,与时歼落,遂令天眷下坠,降及臣身。”《新唐书·张九龄传》:“ 仲方 ,生歧秀,父友 高郢 见,异之,曰:‘是儿必为国器,使吾得位,将振起之。’”

(3).国家的宝器,指钟鼎之类。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盖君子藏器以有待也,畜德以有为也……或运思於立言,或铭勋乎国器,殊途同归,其致一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器"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礼器",特指古代天子祭祀、朝聘等重大仪式中使用的青铜鼎彝等器物。如《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这里的"器"即指代国家政权。

二、引申释义 《辞海》扩展其内涵为"治国之才",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杰出人才。此用法始见于《荀子·儒效》:"其为人上也,可谓国器矣",将治国能臣比作支撑国家运转的核心器物。

三、现代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当代释义包含双重含义:一是指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设备或核心技术,如航天工程中的火箭发射装置;二指在关键领域具有战略价值的特殊人才,例如两院院士等国家级专家。

网络扩展解释

“国器”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综合理解:

1.国家所需的器材用具

指对国家治理或民生有重要作用的物资或器具。如《管子·山至数》提到皮革、竹箭等物资符合“国器”标准,需官方统一管理。

2.治国人才

指具备卓越才能、可担国家重任的人。例如:

3.象征国家的宝器

特指钟鼎等象征政权或文化的贵重器物。如《抱朴子》提到“铭勋乎国器”,将功绩铸于钟鼎流传后世。


典型例句

若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文化关联,可参考权威文献如《管子》《汉书》等(详见、2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鼠报恨包络拨什库部别程罗搊趣锄耘刺槐断谊蹲点发福飞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酣奭寒蝇和平共处活龙鲜健浆粥浇浮解后憬悟金痍九丝抗棱考绎快刀斩乱麻老家公拉硬屎理乱癃蹇龙驭茅鸱眇觌挠挑内恧前躅青涟全校诎寸信尺鋭骑森桂世度时丰十指露缝属缀肆布太一数天地天怨秃裙溛瀤绾髻顽俗违敌违抑文礼弦外之响小二哥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