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放士的意思、放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放士的解释

被放逐的人。《山海经·南山经》:“﹝ 柜山 ﹞有鸟焉,其状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鵃鹅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逯钦立 注:“放士,被放逐的人士。” 清 宋荦 《<明遗民诗>序》:“又岂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鲜民皆奏《清庙》之音,而不为《黍离》《板》《荡》之咏也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放士”一词在《汉语大词典》《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未收录,其语义和用法目前缺乏明确的文献依据。据考辨,该词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古汉语中的特殊称谓

    在先秦文献中,“放”可指代“流放”“驱逐”之意(如《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故有学者推测“放士”或指代被放逐的士人群体,但此用法未见具体古籍例证。

  2. 现代用字讹误可能

    “放士”与“方士”(古代指通晓方术之人)发音相近。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方士欲练以求奇药」,若为“方士”之误,则指代古代从事医药、占卜等职业的术士。

参考资料: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考证该词来源,或核实是否为文献传抄过程中的异体字、通假字。

网络扩展解释

“放士”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1. 被放逐的人(常见含义)
    这一含义源于古籍记载,如《山海经·南山经》提到异鸟“鴸”出现时,当地“多放士”。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中也有“其国有放士”的描述,学者逯钦立注解为“被放逐的人士”。清代宋荦在《明遗民诗》序言中亦用此词代指流放之人。该含义强调因政治、社会等原因遭驱逐的群体。

  2. 重视人才(较少见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由“放”(放任)和“士”(人才)组合,表示不拘束、推崇人才发展。但此用法缺乏明确古籍例证,可能与古义的引申或误读有关,需谨慎根据上下文判断。

使用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白槎白华之怨白牡奔蛇边吏柴筚谗訾愁愦垂白慈惠此者词宗促席倒毙倒验点翰飞道腐史刚气桂渚沽酒黑话呵嚷核资幻巧逭死壶领活鬼椒除骄丁狡笇禁瘮忌怨疽疣空过林趾漏匿厖错皿卷呕喻排沮盘嵚陪妾朋工屏风草巧立名色惹祸乳台山肤水豢石砧世职寿樗衰堕水利宛舌微纤未足轻重乡男乡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