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記的意思、國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記的解釋

指編年史一類的國史。《北史·魏紀三·孝文帝》:“詔秘書丞 李彪 、著作郎 崔光 改析國記,依紀傳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國記(拼音:guó jì)指編年史一類的國史,屬于古代官方編纂的曆史文獻類型。該詞最早見于《北史·魏紀三·孝文帝》,記載北魏孝文帝曾下诏令官員“改析國記,依紀傳體”。

二、曆史出處與用法

  1. 古籍記載
    據《北史》記載,北魏時期秘書丞李彪、著作郎崔光奉命修訂國史,将原有編年體形式的“國記”改為紀傳體。
  2. 文學引用
    宋代韓淲的詩句“彼何兵弗戢,去國記翻然”及明代範景文的“僧喜抄詩添墨拓,佛來香國記桑田”中,“國記”均暗含曆史記載的意象。

三、字義分解

四、相關延伸

五、例句參考

  1. “诏秘書丞李彪、著作郎崔光改析國記,依紀傳體。”(《北史》)
  2. “待漏長安拂曙行,十年京國記平生。”(明代江源詩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背景,可參考《北史》相關卷目及宋代、明代詩文選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記》的意思

《國記》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指的是記載國家的曆史、政務、社會狀況等内容的記錄。它是一個充滿曆史意義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國記》這個詞可以從左至右的順序進行拆分,可以将它拆分為“囗”和“戈”兩個部首。其中,“囗”是一個可以圍住其他部首或者漢字的圍欄部首,“戈”是一個象形的兵器部首。

根據筆畫順序,“囗”部首有2畫,“戈”部首有4畫。整個詞語《國記》總共有6畫。

來源

《國記》這個詞語是由古代漢字組成的。漢字作為中國傳統的文字之一,源遠流長,其中很多詞語都有着豐富的曆史背景。《國記》是古代漢字中的一個詞語,所以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繁體

《國記》這個詞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國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跟現代有所不同。以《國記》為例,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用更加簡潔的線條和形狀來表達。隨着時代的變遷,漢字的書寫形式也有所演變和調整。

例句

1. 這本《國記》詳盡地記載了我國古代的曆史沿革。

2. 他在研究《國記》時發現了一些珍貴的曆史資料。

組詞

1. 國史記

2. 國史

3. 國事記載

4. 編輯國家志

近義詞

1. 國史

2. 國志

3. 國史志

4. 國史編年

反義詞

1. 忘記

2. 遺忘

3. 抹去

4. 遺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