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议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燕昭王》:“ 汉高 封 雍齿 ,而功臣息喙; 先主 礼 许靖 ,而 蜀 士归心。”
息喙是由"息"与"喙"两个单字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其语义构成具有典型会意特征。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息"字本义指呼吸时进出的气息,引申为停止、休息之意,《说文解字》释作"喘也,从心自";"喙"字初文象鸟兽口吻之形,《玉篇》注为"口也",既指动物嘴部器官,又可喻指人类言语行为。
二者合用时,"息喙"构成动宾结构,字面含义为"使口舌停息"。在古代文献中,该词多用于表达停止争辩、保持缄默之意,如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载有"诸君宜息喙矣"的用法,体现文人雅士劝止无谓争论的委婉表达。现代汉语中虽不常见,但在特定方言区仍保留着"息喙"表示让人停止说话的用法。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汉语大词典》第3版 ISBN 978-7-5176-0156-3
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著 ISBN 978-7-101-01701-6
“息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ī huì,其核心含义为停止议论。以下是详细解析: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智囊补·上智·燕昭王》:
“汉高封雍齿,而功臣息喙;先主礼许靖,而蜀士归心。”
意为:汉高祖刘邦封赏曾背叛自己的雍齿,平息了功臣的怨言;刘备礼遇名士许靖,使蜀地人才归附。此处“息喙”强调通过策略平息争议。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查字典)或(沪江词典)的详细解析。
暧然八宝山拜阴寿班级坌涌襒裾怆神矗竖词讼大妃攩蹠灯笼裤吊朵短折墩堡遁迯发送跗面芙蓉镜糕饼冠履倒置归塘国际互联网好相诃伽国轰动一时轰豗后録黄种人浣准夥伴货价脚俏皮金戈铁骑军兵隽杰句斟字酌痾疹李默然论辨逻逼駡海駡命硬内疾念兹在兹浓睡偏壅蠯蠃坪坝亲羁魌头色别事色陶和天鹿兔唇沃荡屋宇相方细大不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