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寡德的意思、寡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寡德的解释

(1).缺少德行的人。亦用为谦词。《左传·宣公十一年》:“《诗》曰:‘ 文王 既勤止。’ 文王 犹勤,况寡德乎?”《魏书·咸阳王禧传》:“ 高祖 曰:‘ 伊 洛 南北之中,此乃天地氤氲,阴阳风雨之所交会,自然之应,非寡德所能致此。’”

(2).谓缺少德行。《国语·晋语一》:“今 晋 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晋书·元帝纪》:“惟朕寡德,纘我弘绪,若涉大川,罔知攸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寡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德行浅薄或缺乏仁德。《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德行缺乏”,常用于自我谦称,如《左传·宣公十一年》中“寡德而贪功”即君王自谦德薄却贪图功绩的表达。

从构词法分析,“寡”表示少、不足,“德”指道德修养,二字组合构成偏正结构,强调道德层面的缺失状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该词在先秦文献中多用于君臣对话场景,体现古代礼仪文化中的自谦传统。

现代语境中,“寡德”的使用范围已扩展至文学批评、道德评价等领域。如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中评述历史人物时,用“寡德之辈”形容品行有亏者,凸显该词的道德评判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用法多保留在书面语体,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

网络扩展解释

“寡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核心含义,主要源自古代文献:

一、基本释义

  1. 指缺少德行的人
    通常用于客观描述德行不足之人,或作为自谦之词。例如《左传·宣公十十一》提到:“文王犹勤,况寡德乎?”此处“寡德”即君王自称,表达谦逊态度。

  2. 谓缺少德行
    强调行为或品性上的道德缺失。如《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非寡德所能致此”,指因德行不足而无法达成某事。

二、用法与例句

三、补充说明

需注意,部分非权威解释(如)提到“寡德=有才”属于曲解,实际词义无此含义。建议优先参考《左传》《魏书》等古籍用例,或权威字典如汉典进一步查证。

别人正在浏览...

弁服冲阳厨房搭圾调炼洞察秋毫敦请肥秩風虎丰钜富骨诡奇会醼江西脚手架借债经手笄年累旬两末亮眼人辽州璘彬凛若冰霜疠气浏莅卤部鹿迷洛都慢弃明刺漠闵木王俳优畜之偏刻平乐馆谦饰清声请受秋蓂启衅劝化羣羣三耦沙洳慑剉神话沈香拐术衢私朝私论搜揽天窗蹄角同产弟吐珠于泽,谁能不含王济癖晩学生详请下筵